20181101坚持百日写作,第50天。
J
今天整理笔记时看到了关于提高学习效率中提到了“费曼一下”的说法,于是度娘了一下,其主要的意思是把需要掌握了解的内容学后再讲授出来的学习方法。
G
之前把学了当学会,把看过当看懂,在学习上很容易出现自认为看懂学会了,但在理解上缺乏深度广度,在记忆上经不起时间的考较,学习内容留存率偏低,是学习的一大障碍,好的方法是帮助我们跨过障碍的工具,费曼学习法应该就是可以在提高学习内容留存率上起到一定作用的“好工具”。
S
之前我们曾一起了解过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中给出的一个学习金字塔模型,其中按照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从高到底对各种学习方法进行了排列,其中,平均留存率最高的就是“教授给他人”的学习方法,这个跟费曼学习方法如出一辙,都是以教授为目的学习。
罗振宇对知识交付有一个很好的概念,就是用自然语言,也就是口语化交付,即:把印刷在书本上分布式的知识,用口语化以线性形式表示出来的过程,就是口语化交付过程。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学习理解印刷在书本上分布式的知识;第二步,用线性思维将其梳理出来;第三步,寻求对象,用自然语言交付给他。而我理解这个口语化交付过程,其实也就是对知识“费曼一下”的过程。是的,如出一辙。费曼的学习方法主要有四个步骤:第一步,写下要学习的概念。第二步,想象要给一个毫无这个领域背景知识的人讲授这个概念,把自己的解释写下来。第三步,觉得卡壳时,回到学习材料重新学习,直到理解透彻为止。第四步,审视自己写下的解释是否过于冗长、啰嗦、晦涩难懂,如果是的话,进行简化。其中第一、二、三步就是学习理解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因为有对象感的存在,其本着也是以讲授为目的的线性整理,而第四步,则是提炼。
我现在所做的“见感思行”知识卡片,其实就是费曼学习方法的一个具体化实践,但遗憾的是我在撰写制作卡片的时候,始终缺少“对象感”,非但没能锻炼自己的线性交付能力,反到还刻意的,尽可能的用书面形式来完成。
X
"费曼一下"不仅是可以用在卡片上,还可以用在读书笔记上。自《叫魂》,我开始使用幕布帮助梳理读书大纲,对每个章节,我想也可以用费曼一下的方法,提炼出一段话来用以笔记。甚至也可将原考虑的每周书评以解读替换,用费曼方法尝试将本周所读之书用线性交付的方法进行简单解读,这样都是有助于提高学习内容留存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