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红橘是最古老的柑橘品种,其中最好的品种被乾隆皇帝御赐“大红袍”,目前已经濒临灭绝。据说它是柑橘的祖宗,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屈原的《橘颂》中所描述的“后皇家树,橘徕福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说的就是川红橘。
话说一两陈皮一两金,大红袍是制作川陈皮和橘红最好的原材料,也最接近古代陈皮的原状。原来,川陈皮和橘红的制作原料,竟然是老家的柑子。
老话说,“桃三李四柑八年”,“大红柑”即大红袍红橘的土名。掰着手指头算算家里的那棵柑子树的年岁,竟然离半个世纪不远了。
其实,院子里最年老的柑子树,要数老房子左后边的王叔家门前种的那棵将近十米高的柑子树。说是种,认真算来,它原本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体种植的果树。分户到家后,才是有主的果树。它的年岁,肯定超过了半个世纪。不过……前年王叔家打水泥坝,将它砍了,挺可惜的。
每年柑子上市,我都会买上几斤过嘴瘾。当然买柑子的人,都是对它有所偏爱的人,并不是大众水果。现在市场的水果,主打一个“纯甜”,很多人吃不来它的甘酸。
柑子买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剥了两个来吃。味道还算可以,挺正宗的,但没有家里的好吃。可能是树的年龄不够,酸味足,甜分差点意思,包裹着果肉的膜厚了,吃起来很有嚼劲,却也粗糙了一点。
为什么家里的柑子好吃?
我想除了树龄外,可能跟天气有很大的原因。或者说家里的柑子基因突变了,让它的口感更醇厚香甜,酸味更自然。
去年,老家,整个夏天都处于高温干旱的大热天气里,甚至有半个月时间的高达到了44℃。柑子感受了威胁,便一直默默积蓄能力,直到九月天气转凉,才正式进入生长期。往年挖红苕时,柑子就已经熟了。去年,正好赶上过年吃。时间足足延迟了一个月,甜得纯粹,酸得自然,真的特别好吃。这可能就是大自然与物种共同缔造的神奇吧!
如果有朋友说吃过野生自然熟的猕猴桃,就能知道我所描述的味道。
现在市场上的柑橘,大部分上都经过重重科技与狠活的包装,几乎吃不出果子本来天然味道。就好比是甜,甜得跟吃糖,鼾得让人想喝水。再比如是果味,闻着很浓,再多闻两下,就觉得很闷很闷,一点都不自然。
或许现在的科技足够发达,生活处处充满狠活,但与大自然比起来,还是缺了些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