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一直在读梅花诗词,各种各样的梅花。而我,仿佛也能从这些梅花诗词中,看到站在它们背后的诗人。
在《早梅》背后,我看到了一个矜持清寒的齐己;在《梅花绝句》后,一个豪迈奔放的陆游出现了;在《墨梅》身后站着孤傲清高的王冕;而在《暗香》后面紧跟着的,无疑是优雅精致的姜夔。那么《卜算子.咏梅》背后,会是怎样的毛泽东呢?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是中国伟大的领袖,政治家和诗人。然而,他的《卜算子.咏梅》会是什么样呢?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我们五年级刚学过。那时我还懵懵懂懂,现在重新读来,突然想起了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是吗?诗中的梅花,不正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吗?你想在“已是悬崖百丈冰”时,还“犹有花枝俏”,盛春来的时候,山花烂漫,她却默默无闻在丛中微笑。
也许,只有伟大领袖毛泽东才能写出这样敢与百丈冰对抗的战士之梅吧。
毛泽东诗词有时很像陆游一样豪放、爱国。他读陆游《卜算子.咏梅》觉得文辞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意。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斗志,才“反其意而用之”。毛泽东诗词中的梅花形象与众不同,梅花被赋予了挺立风雪俏丽的形象、乐观的态度、惊人的气度,令人耳目一新。
有很多人说牡丹傲骨,但我认为真正傲骨的是那一树梅花。说牡丹傲骨的,无非是因为武则天冬游公园那个传说。而梅花傲骨可是有实有据的,早春那么寒冷,百花都失颜色,唯有梅花凌寒开放,牡丹开放了吗?没有。
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它的傲骨值得我学习,在我以后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要保存着梅花的那份傲骨。写到这里,我的耳旁飘来一句流行歌词:我是中华好儿孙,怎能不傲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