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囤积物品变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然而其中的大多数从不曾被使用,更谈不上走入生命中。
这,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常态,也折射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我们一直在占有,却未必真正拥有过,所以终究是错失。
占有获取物质,拥有俘虏心灵。苏东坡泛游赤壁赤壁的那一晚,尽情享受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他不曾占有,却拥有着自然之无尽藏也。反之,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面对美好风景,盯着取镜框狂按快门,哪里有对自然的欣赏?哪里有和自我的对话?对美感的执着让他们无法真正对美驻足欣赏,反而迷乱了自我,最终,内心的渴望变成了对事物的占有欲。
占有一件物品,大多情况下很简单,只需要投入金钱即可。但真正拥有它,则需要精神相伴而行。你需要专一,投入地使用它;你需要调动审美,用心去欣赏它。像是你买了很多套房子,那只是你物质的占有。但只有你生活的那一套房,你和家人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那套房子,才真正是你的拥有。
从占有到拥有,从堆积在外部空间到真正走入我们的生命,需要我们耐下性子来细细地咀嚼和消化,从而真正地抓住美好。比如看到一本好书,我们急于把它收藏起来,结果买来之后就束之高阁,从不曾去阅读,从不去和书中的作者进行真正的对话连接,如此以来,怎么实现时空的心灵交流?怎么拔高自己的思维层次?怎么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是时候沉下心来用心体察丰富我们生命的美好事物了!
首先,我们要从物欲的禁锢中走出,占有可以,但是要有度。三千年前,哲学家苏格拉底站在琳琅满目的货品前,暗自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啊。放弃那些我们用不着的东西,是一种舍弃,但同时也是一种收获。舍弃了物质的沉重,获得了心灵的丰盈。
其次,我们要和物进行心灵的对话,用心感受物带来的美好。翻开一本书,我们沉浸其中,那静谧的时光里跳动着阅读的愉悦;读一首诗词,我们和作者交流,超越时空,我们和古人的生命进行了对话;游于山水间,我们抬起头遥望远山的雾岚,说不定也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会意?……“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在美学的天空里,我们本该自由翱翔。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占有,却很少拥有;我们被外在虚假的丰富所迷惑,却被阻挡在精神的大门之外;我们似乎忘记了一切物品的创造,都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精神,反而执着于形式上的占有。长此以往,资源被浪费,精神被物质所支配。渐渐地,我们淹没在物欲的海洋里,找不到自我,更无法寻找辽阔的远方。像是临死前的严监生,眼前的世界只有那一点小小的灯芯。
我亲爱的朋友们啊,切勿将占有当拥有,人生路漫漫,投入一颗专注的心灵,让我们拥有诗意又丰富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