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月就要脱贫摘帽了,老邱心里既高兴又犯愁,高兴的是辛苦了两年,终于可以看到开花结果了,犯愁的是,之后可能便要去县里,从事安全生产了。显然老邱更喜欢扶贫,于是他决定写一本关于扶贫的书,但又不知道从何写起,于是问我,如何真实地记录生活?我便告诉他,平时注意观察,你来描述,我来执笔。
于是便有了这接下来的文字,暂时题名《扶贫那些事》。
老邱记得他刚到冷达的时候应该是十二月,因为他清楚地记得牛魔王正在乡政府的门口吃着散落的柳树叶子。小郑则指这牛魔王问,诶,这是牦牛吗?
小汪没有回答。
谢书记把三人带到党建办,赵冬芩和段爱娟面对面地办公桌坐着,似乎在补什么材料,次旦扎西坐在外面,大概是上来找什么东西吧。谢书记轮番介绍了一遍,便问:你们两个在党建办,一个在扶贫办,看你们怎么选?
我去扶贫办!老邱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了解扶贫到底要做什么,毕竟前面三四个月的实习着实没有学到什么,原因只是因为他不想搞党建,理由也是他至今没有入党的理由。
一楼的过道里贴着一张精准扶贫的展板,展板上贴着相关责任人的照片,阿牛、巴国、次旦卓玛、次旦扎西,这几个是扶贫专干,老邱记了下来。
可是直到第二年八月,老邱才见到巴国,第三年三月,才见到次旦卓玛,期间她们都休产假去了。
扶贫办就在进门右手边楼梯口,门口的牌子上写的是脱贫攻坚指挥部,阿牛坐在靠窗的电脑边,正在抄两学一做的笔记。
老邱问,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现在没有。
哦,老邱找了台电脑前面坐下,打开一看,都是病毒,于是本着消毒灭菌的原则,准备开始杀毒。
没网吗?老邱问。
有,网线在这。说着,阿牛从那台一体机上把网线拔了下来。
怎么只有一根?
就是只有一根啊。
老邱哦了一声。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阿牛忽然问道。
医学!
那怎么不去当医生?
老邱回忆,几乎每个人得知自己学医都这样问,于是老邱想了一个答案,用来回答这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效仿鲁迅和孙文。但是老邱还是没有这样说,大概觉得不应该太装逼,否则会没朋友的。所以回答,刚好刚毕业就遇上专招,就来了。
你是哪个学校的?
华科,额,华中科技大学。
哇,这么好的学校,可惜了。
也没有啦,各有不同罢了。
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吃过晚饭,老邱沿着乡政府门口的老306省道晃荡,体验一下久违乡村生活,也许还希望能找到烟阁山下支教的感觉,可是不能够了。有些事老邱欲言又止,大体是些伤心事,便没有再提了。
龙兴超市门口几个农民工拿着啤酒胡侃,警务站的灯闪烁着,新鲜的牛粪传来沁人心脾的臭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