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

作者: 洛辰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3-11 21:40 被阅读0次

第四节:仁义就是你的铠甲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用着不必有仁。”

译文:一位有德行的人,他内在修为很高时,就一定能够说出有价值的话,有名句留在人间。当一个人能够在民间留下很有好的话,写很棒的文章。但是他们的内心是没有道德的,因为即便是心中没有道德,费尽心思去琢磨,也是能够写出很好的文章来的。

解读:

大家对于写作可能都不陌生,尤其是现在的新媒体写作。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笔不zuoqi,很快就能够写出一篇文章,但是有些人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写出来的文章,还是没有人关注呢?今天孔子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意思是说,一位有德行的人,他内在的修养很高时,就一定能够说出有价值的话,有名句留在人间。

其实,我们写的文章也是一种表达。有些人之所以文章写的很好,更多的原因是他对于自身的修炼很到位。之前与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到底怎样才能够学会沟通,学会表达。那位朋友就说一句非常棒的话,内功不足,技巧全无。为什么说内功不足,技巧全无呢。就像你学习武林绝学,你如果光从外表去学习招式技巧,但是你没有深厚的内力,你也照样用不出降龙十八掌。表达也是如此,你如果沟通技巧,但是你缺乏内核,也就是你对事物的判断,你的思考,就会缺乏真诚。即便是你掌握在多的技巧,也是无用的。

我们写文章也是如此,你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对事物有自己一个清晰的判断,你又怎么能够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呢?回想自己之前报了一个写作课,里面的课程讲了很多的技巧,如何取标题,如何搭框架,如何写内容,如何讲故事。虽然你学会了很多技巧,但是,你面对一件事情,没有自己对于这件事的思考,没有词语的积累,同样也写不出文章。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不要想着学习更多的技巧,而是要学习更加内核,更加本质的东西。就比如你的行动,你的行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你的思维决定的。思维决定者你做这件事,还是做那件事,在往下,就是你的心态。只有你的心态改变了,变得更加积极,你的思维就会往前走,随后紧跟着就是你的行动。心态就是你行动的底层逻辑,回想你自己身边愿意做到事情,是不是都是你不排斥,并且愿意去做到事。如果有人强迫你做一件事,你肯定会不开心,最终这件事也不一定能够做好。

相关文章

  • 《论语》宪问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行为依然要正直,但说话需谨慎。 子...

  • 论语宪问篇

    第九节:孔子对管仲的欣赏。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问管仲。曰:“人也。...

  • 论语宪问篇

    第七节:宝剑锋从磨砺出。 原文: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孔子说:“爱他,能不以勤劳相劝勉...

  • 论语宪问篇

    第四节:仁义就是你的铠甲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用着不必有仁。” 译文:一位有德...

  • 论语宪问篇

    第八节: 原文: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孔子说:“郑国制订...

  • 论语宪问篇

    第十节:穷并非是阻碍你前进的唯一障碍 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贫穷的时候很...

  • 论语宪问篇

    第十三节:与人交往的原则。 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

  • 论语宪问篇

    第十三节:与人交往的原则。 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

  • 论语宪问篇

    第十一节:创业好,还是做高管好。 原文: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译文:孔子说:“孟公绰...

  • 论语宪问篇

    第十四节:不要听人说什么,而要看人是怎么做的 原文: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āo)君,吾不信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宪问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mh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