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又陌生。心有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说起。这就是,我的重庆印象。
看过诸多记录重庆的文字,按捺不住内心奔涌的情绪,忍不住也来凑个热闹,我眼中的重庆。

1.(衣)
一年分两季,长冬长夏乱穿衣
不是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么?重庆的冬天与夏天相爱,于是一起干掉了春天和秋天。从此渝无春秋,长夏长冬。
一场雨,一阵风,炎夏入寒冬。一个擦肩,你笑我穿着羽绒服是个“傻逼”,我腹诽,那边穿短T恤短裤的“病的不轻”。
冷热交替,冬夏缠绵不舍,乱穿衣。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情,“倒春寒”,“秋老虎”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心感冒哦~
嗯,正值天气渐凉,各个温泉池子里也该有的热闹了。
2.(食)
吃过火锅,吃过小面,吃过烤鱼……那你在防空洞里吃过吗?

发源于朝天门的重庆火锅,不仅名声传遍大江南北,业已远渡重洋落户海外。由于一部《火锅英雄》,让防空洞里的重庆美食从幕后走到台前。不仅味道奇佳,地理位置独特,连名字都要不拘一格:“别有洞天老火锅”,“神仙洞火锅”……是的,重庆火锅真的有吸引力,将天上的神仙也吸引来,辣的酣畅淋漓。
说到神仙,号称“雾都”的重庆,又名“山城”的重庆,房子从山脚长到山顶,绿树掩映,雾气缥缈,可不正是神仙居么?
央视纪录片《嘿,小面》播出以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小面培训加盟的热潮。从未想过,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几根板凳一个挑子,或没有门面大树下的一圈荫凉,或者坡坎上随意置放的几张矮桌,可以让人津津乐道念念不忘评出“小面五十强”。校门口遇见一个不甘心的,店名叫“小面五十一强”。嗯,我最爱的是干馏~
而且老板们都好个性:开半天,拒合作都不是什么新鲜事。自己家的小面,面条也自己做。
年轻的重庆面积不大,全国排名第26,美食却不少。发源于巫山,扬名于万州的烤鱼;黔江的鸡杂歌乐山的辣子鸡;垫江的石磨豆花璧山的来凤鱼;合川的桃片云阳的张飞牛肉梁平的烤鸭江津的米花糖磁器口的陈麻花……还有卖萌的江小白。
3.(住)
清晨开门见山,推窗摘云。夜晚字水宵灯,高低辉映。住的是空中楼阁,踏的是星河璀璨。重要的是均价不足一万每平的房价哦

起伏的丘陵,密集的人群。高楼不是平地起,一根一根的柱子扎入倾斜的山坡,上面有可能就是一幢幢30层的住宅。入夜,万家灯火匍匐在你的脚下,连绵成片,映衬着两江交汇,如梦如醉。
突然想起了母校。去食堂不是长长的走过去,而是下一段楼梯到1层,再下一段楼梯到马路,再下一段到食堂。哦,我们的操场下面,是襄樊铁路,当时还有火车轰隆隆的跑。我总在想,万一支撑操场的柱子垮掉了,会不会掉到火车上被载到远方?明明从后山上去就是大坪,打个的却要绕着跑20分钟左右。
一部分住的高,另一部分自然就住的矮。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不仅只是歌词。好朋友有事去找他的亲戚拿钥匙,十八楼,电梯坏了。一个不愿上去,一个不肯下来,最后的结局居然是,要不你打个的士过来吧。倚靠在江边的洪崖洞,像《千与千寻》汤婆婆澡屋的洪崖洞,相信已经让不少人有了这样的感触。
而重庆的防空洞,作为史上最大的城市掩体工程,洞里不仅有美食,还可能有修理铺,地下商场,仓库……盛夏,有更多的防空洞开放给市民避暑纳凉,读书看报,喝茶麻将,抵御燥热。
4.(行)
重庆的地铁不是地铁,叫轻轨;重庆的马路没有非机动车道;重庆的公车爬不上坡了会后退,甚至乘客下车直到冲上去。

顺便说一句,重庆的轻轨不叫地铁真不是因为它在天上跑,而是因为轻轨的准确名称是“跨坐式单轨列车”,只有一根轨道。而地铁,是像火车一样的两条轨道。重庆只有轻轨,没有地铁吗?有,如今轻轨地铁各占半壁江山。1号线、6号线是地铁,2、3号线是轻轨。
高低不平的地势,蜿蜒曲折的山路。不说有没有车道,那么陡又那么多的坡,你骑的上去吗?不怕,重庆人民有摩托车。嘉陵,力帆,宗申……哪个不是实打实的摩托帝国。更曾经一度对同样是山地的越南占领绝对市场。
不过,如果你有过骑着山地自行车一路上坡,腿软脚软骑一段推一段的经历,就会怀念那张开双臂一路迎风飞去的舒爽。夜风滑过起了盐粒的脸,拂动汗湿的发,心里一定激动的大叫:真值得!
至于那段公交车的经历,是一次去摘樱桃的小插曲。公车倒退了三次,终于冲上了铁山坪的那个陡坡。在车上的大家,都在想再不上去干脆下去推车好了。
还有西政的“绝望坡”,重邮的“夺命梯”,川外的寝室教室隔一梯,两路口刷公交卡的皇冠大扶梯……分分钟让你感受山城势不可挡的“魅力”。
这里是总结的分界线。

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心心念念的地方,或许,你觉得这里也不过如此。
但是我
依然喜欢在安静的中山四路走走,逛逛桂园;
依然乐意去鹅岭公园坐坐,俯瞰渝中半岛;
依然热爱去朝天门吹吹风,看一江碧水东流去;
依然没事逛逛解放碑,观音桥,三峡广场;
依然一阵不吃火锅就嘴馋,三天没有小面就心慌;
……
总是
想起那些在深夜,错过末班车在黄花园大桥上搂着西瓜流浪的样子;
想起在跨年夜,解放碑人潮中,钟声响起气球腾空人们彼此微笑欢呼的样子;
想起十八梯上个世纪的市井,一街之隔解放碑的摩登,仿佛穿越,却不违和……

古有益州巴郡,近有民国陪都,今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尾。
从飞机上俯瞰这个年轻的城市:高楼林立,绿树掩映,错落有致,雾气氤氲。
前段时间大热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朋友圈刷屏刷的一塌糊涂,不是对剧情有着多么疯狂的喜爱,只为看一眼那熟悉的场景。
重庆,一座来了就不舍得离开的城市。
我还在。那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