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和我妈闹翻了。直接因素是觉得我办事不仔细,比如我的成绩单还有毕业证明是可以一次申请好然后邮寄过来的,我却是在收到毕业证明以后才想起申请成绩单。当然邮寄等待的时间也很长,这些事情令我妈觉得很烦躁。
吵架的时候她说“我已经忍你很久了”。
“你上了x 大学以后就没让我顺心过“
其实我高考考的很好,可以算是超常发挥了。去了很好的大学,可能也因此让我妈怀抱了很高的期望,毕竟同学们都是人中龙凤。她加了一个我们学校的家长群,其中总有不少家长秀一秀自己儿女的成绩、实习、工作、研究生/博士申请战果。也会交流分享一些要办证方面的经验或进度。排在金字塔顶峰的自然是绩点4.0以上,投行工作,或者美国名校研究生/博士生的同学们。
每次她跟我说起这些事迹的时候,我总抱有复杂的情感。我第一反应是不屑,第二反应却是无可奈何:我并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自己的东西。只有一颗非常清高的心。我总是无法对大家都向往的东西真正上心。
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大学五年做了什么。诚然,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我还转了专业。除此之外我去别的国家交换过,做过研究助理,有一次非营利社会组织的暑期实习经历。但是这好像对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忘了说,最后我申到了欧洲一所不太知名但是专业还可以的学校的研究生。
可是这些在投行工作和美国名校面前似乎又显得不值一提了。
我仔细想了想,或许她也并不只是对我最后搏到的那个结果不满意,而是对我这个人的性格有不满意。在她的眼中,我粗心,拖延,内向,笨拙,是一株温室里的花朵,不适宜在社会上生存。她总是通过我的一些行为下断言说,我以后的老板不会喜欢我这样的员工。我想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内化了这些她对我的判断,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和社会,和大多数普通人,格格不入的人。既笨拙又清高,既内向又狂妄。
但是随着独自生活的时间拉长,有了一些和不同国籍的人交谈,融入集体,自己选择未来道路并走下去(转专业后申研)的经历后,我莫名对自己有了信心。随着我读书,经历,我也开始越来越反感别人因为我做的什么事情就对我下定义的做法。诚然,人有性格倾向,但是一个细心的人可能在别的事情上粗心,一个粗心的人可能在某些事上细心。我突然很讨厌这些标签。因为它们毫无帮助。
我唯一强烈地意识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培养习惯并坚持下去(这个以后会说到)。而我在毕业后的这个暑假也一直在做这件事。只是今天和我妈的争吵,让我又坚定了心中的一个想法:
我要经济独立。越早越好。
无数次我想挣钱的时候,总有人对我说,你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好好读书,其他什么也别想。我听了这样的声音很久很久。但是事实就是,我承认,我虽然读书,但是我没有拿到绝顶高的绩点的能力。这个时候,我就被家人嫌弃读书不行,还没有生存能力。但既然我最终都是要自己养活自己,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为什么自己要听任别人的话语,自我麻醉地沉浸在有家人养的舒适圈里?其实,当我没有生存压力,又不具备勇攀绩点高峰的雄心之时,我就开始浪费时间,慢慢悠悠地生活了。我这个人,在胡思乱想方面,倒是天赋异禀,光是自己乱想,就能耗费大半时日,也不觉无聊。
所以我开始写作了。我会一直写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