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际交往:价值交换和能量借力~欣赏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赞美别人就是把自己放在同他一样的水平上——歌德
❤️智慧悟语
赞美别人,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在欣赏与赞美中得到净化。赞美别人,可以使我们的内心满溢着爱,从而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经常赞美别人便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太多美好的东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会发自心底对生命对生活充满感激。在这个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在这个无暇沟通的生活环境中,学会赞美别人,人与人之间便会多一分理解,少一点戒备;多一分温暖,少一点冷漠;多一分融洽,少一点隔阂。
赞美,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认可;必须是源于真诚的对他人的肯定;必须是怀着善意的对他人的鼓励;在赞美他人的同时,其实我们自己也能由衷地分享到快乐和心喜的情趣。
一位西班牙学者说:“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人各有所长,也明白成事不易。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因为欣赏别人是建立在赞同的基础上的,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欣赏别人,不仅能给人以抚慰、温馨,还能给人以鞭策,使人的潜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去争取更大的成功。懂得欣赏别人,别人也许也在欣赏你,久而久之,别人的优点也成了你的优点,别人的美丽也成了你的美丽,你也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人生开窍:
看不到别人优点的人,可以用“一叶障目”来形容。“一叶障目”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楚国有个家里很穷的书呆子,成天琢磨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某天,他看到一本书上写着:“如果得到螳螂捕捉蝉时用来遮身的那片叶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隐蔽起来,让谁也看不见。”这可把书呆子给乐坏了,他在心里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叶子;我就可以去偷点金银珠宝回来,这样我们家就不穷了。
于是,书呆子每天都在树林里找来找去,寻找那片可以隐身的叶子。终于有一天,他看见一只螳螂隐身在一片树叶下捕捉蝉,于是他兴奋地摘下那片叶子,可一阵风吹来,那片叶子掉在了地上,和地上的其他叶子混在了一起,分辨不出来了。没办法,书呆子只好把地上的落叶都装了起来,带回了家。
回家以后,为了找出那片隐形叶,书呆子每拿起一片叶子挡住自己,就问妻子:“你能看见我吗?”妻子不明白他的用义,于是便老老实实地回答:“看得见。”他问得多了,妻子就有点不耐烦了,心想:“你逗我玩呢?那我也逗你玩。”因此,当书呆子再拿起一片叶子时,妻子说:“你在哪儿呢?怎么不见了呢?”
书呆子乐坏了,拔腿就往门外跑,嘴里喊着:“我终于找到了!”妻子正忙着干活,也没管他。
到了街上的店铺里,书呆子用树叶挡住自己,当着店主的面,随手拿了几件东西就走,被店主抓了起来。书呆子大吃一惊:“你怎么能看见我呢?"
书呆子因为犯了偷窃罪,被送到了县衙里受审,县官觉得很奇怪,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便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书呆子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县官不由得哈哈大笑,把他放回厂家。
“一叶障目”的故事看似是一个笑话,其实它就是在隐射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们,他们只懂得关注自己,而不懂得去关注别人。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不自觉地和那个“一叶障目”的人一样,被眼前的一片薄薄的叶子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使得他们无法看到其他东西,而这片叶子的名字,就叫作自我。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我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其实,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备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也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