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笑集
庄子:《齐物论》(十四)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十四)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作者: 玲玲珑龙 | 来源:发表于2020-03-13 12:36 被阅读0次
庄子

上一节讲了人们因为对事物的认知深入程度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见解,并且都以为自己是对的,进而炫耀于人,庄子以此举了三个人来作证明。这一节将要讲的是庄子所言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原文中庄子在这一段文开头这里问了几个问题:“我现在在这里说一些话,不知道这些话和其他人说的是不是同一类呢?同类与不同类,既然都发了言,那么和其他人就没有什么分别了。”庄子这是在道的角度上看的,对于大道而言,都是说话就没什么分别了。下面庄子就进一步的讲解了。

既然大家说的话都没什么分别,那么就让我试着说说。宇宙万物有它的开始,有它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它未曾开始的那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万物的初始有它的“有”,有它的“无”,有它未曾有的“无”,有它未曾有“无”的“无”,还有它的未曾有的那未曾有的“无”。这一段延续了庄子齐物论一惯的特点~绕口,其实总结一下就是太极无极太太极,宇宙万物无极无限,而我们的认知却是有限的,我们作出的结论不过是相对情况下的,而在道的角度上来看一切都是一样的,道通为一,这一点也是齐物论的核心思想。下面庄子就举了几个列子。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天下最大的是秋天的毫毛的末端,而泰山却是小的;最长寿的是刚出生就夭折了的婴孩,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却是短命的。是不是感觉这两句话是错的!这就是所谓的相对结论,泰山只是万物的一点,所以说泰山为小;秋毫之末却比“无”大,所以秋毫为大。同样寿命也是一样的。这就是以相对作出结论。作比对的事物不同,作出的结论也会不同。由道而论,万物皆一。所以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相关文章

  • 元宇宙时代已来,你还不知道量子纠缠?

    天人感应有科学依据? 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易经》中有:“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

  • 2021-12-18

    庄子《齐物论》中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与我们共同存在,人与万物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世...

  •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一句话道尽成功处世秘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出自庄子《齐物论》,“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差别。 庄子...

  • 二组同读《庄子》之三

    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被许许多多研究庄子的学者、各路大师做过不同的翻译和...

  • 庄子:《齐物论》(十四)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上一节讲了人们因为对事物的认知深入程度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见解,并且都以为自己是对的,进而炫耀于人,庄子以此举了三个...

  • 《延禧攻略》:新中式遇上高级灰,尽享安闲之美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红遍全网的《延禧攻略》,打破了宫廷剧一贯的沉闷俗气,让画面看上去...

  • 《庄子说什么》

    《齐物论》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庄子哲学的一个很伟大的思想。为什么老强调这个?我们中国人并...

  • 庄子《齐物论》试读26‖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试读 原文: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一与不一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

  • 齐物今论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句庄子在《齐物论》中说过的话,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今天,我们需要用三角形和圆,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齐物论》(十四)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pq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