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体验分析
第一天,我们来聊聊“探探”。

第一天,我们来聊聊“探探”。

作者: 曹木森 | 来源:发表于2017-04-21 16:12 被阅读305次

“一切的罪恶根源都在于那一天,你收到了那条暗恋短信。”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为本篇文章梳理脉络

1. 为什么探探能+1s

2. 探探的暗恋短信可信吗

3. 陌生社交软件的后时代

探探又活了

自从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这部分,人的感情缺口变得越来越小,同时获得一段“感情”的成本也趋向于无限小。无论是对任何年龄层次的人来说,交友永远是一个刚性的需求。获得别人的爱意和自己付出爱意都是人类的本能,而且在学生群体和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当中尤为强烈。那为什么探探可以在15-17年这三年中起起落落,成为陌生人社交当中一款“常青树”产品呢?在作者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暗恋短信”这个机制的洞察性与吸引性。

从探探的暗恋短信说起

从这幅热点图中,不难看出绝大多数用户关注“探探”是因为那一条暗恋短信及其所引出的好奇 - “究竟有没有人在暗恋我?”因为短信内有用户的真实姓名,所以用户一时间难以分辨这究竟是用户行为亦或是厂家擅自利用用户数据推广产品。


这种介于正当商业行为与违法行为之间的灰色行为促使“探探”这个产品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传播。结合笔者亲身体验以及网上查阅的资料,下面是对“暗恋短信”的机制详情分析:

“匿名暗恋表白”功能,使用者允许访问通讯录后便可以使用该功能。每个用户有5次表白机会。下载软件后,我在通讯录里选取了三位男性联系人进行操作,其中两位在我操作后的十分钟后收到短信,剩下一位因为不明原因未收到短信。当探探提示对方收到一条匿名表白且对方恰好也暗恋你,则会收到配对通知。另外,当5次机会用完时,如果使用者得到新的暗恋,便可以再选1次联系人进行表白。

基于上文最后一句,我此时曾考虑过若手机通讯录的人数在50 - 100人级别的,先把确定不可能对象排除,再利用朋友的“赠送表白机会”即可把发送暗恋短信的那个人给找出来。

此时关键点也来了,短信内的“通讯录好友”指的仅是“单向通讯录好友”即只要对方有你的手机号码存于通讯录中,即可发送短信。对某些(比如我)这种因各种特殊条件很少双向保存手机号码的人以及通讯录拥有大量联络对象的人来说,“暗恋短信”是不能通过排除法匹配那个人的。

探探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接收者收到暗恋短信确属有人对他进行了匿名暗恋表白,该行为属于用户行为,只能从客户端的APP上操作,系统不会对其进行操作,不存在营销手段;而访问用户通讯录的目的,是用户可以开启屏蔽手机联系人的功能,避免熟人见面尴尬;再者,用户喜欢的人不可能全部都在使用探探,因此发送短信通知。

豆瓣上的热门帖评论

结合“探探”官方人员的说法以及笔者的亲身经历。即“备注的特殊性”可以验证“暗恋短信”确实属于用户行为,但不排除产品运营初期的“钓鱼式发送”和官方小部分挖掘用户数据后的定性发送。

后半部分的行为在笔者看来,如果此行为确实存在且周期过长,早就被优秀的程序员哥哥们和竞品厂商挖掘出来对探探进行攻击了。正是基于某部分用户这种利用探探的特殊“暗恋行为”,使探探较好地解决了它的原生品“Tinder”加人太快太多导致黏度差的问题。

陌生社交软件的后时代

“女性的挑剔度是男性的十倍,如果男的可以随便骚扰女用户,女用户就会觉得特别烦。”


当笔者查阅数据时,出乎意料的是“年龄分布集”中,30~39岁的用户群体居然是最为庞大的以及:

“探探”目前用户量有100多万,每天新增1-2万,次日留存75%,周留存50%,月留存32%,男女比例为6:4。(2015年2月5日 来源:36Kr)

男女比例在两年间由6:4向7:3发生了变化。可以说,女性用户在使用这些产品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男性用户对其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她们的离开。此时离不开一个关键词 - “约炮”,陌陌的第一次死亡跟被贴上“约炮”标签简直可以直接挂钩。

“探探”这个产品在创业初期亮出的口号就是“反约炮”,而且创始人王宇强调过公司的运营理念基本上只关注女用户的体验。考虑到在中国,陌生人社交做不起来的原因在于那严重失衡的男女比例,在僧多肉少的环境里,要保证女性用户的用户体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不可否认的是,“探探”产品团队在初期在保证女性用户体验方面是下了功夫的。

1.“探探”基于用户自定义标签及兴趣问卷题目答案的推荐系统对比其他竞品具有优势

2.对“约炮”现象的避免和个人信息认证

王宇对约炮作出一个定义:在线上决定我们要干什么。这样一来,只要聊天中涉及到“约”及其同类词,探探会机器提示用户,询问女生是否遭到骚扰,如果女生回答Yes,那么探探人工客服会介入调查。倘若发现这人情节严重,立即对他进行封号的处理,而且这个封号是针对设备而言。为了方便女生举报,探探也进行改进。潘滢说:“以前需要点到男生的信息里面举报,要按两次,很多女生觉得麻烦,现在直接跳出弹窗一键举报,之后再一键拉黑。”

笔者在上传头像时也尝试用各种名人的照片加以PS检测是否能避开基于头像检测机制,但最后无一通过,在进行了多方努力以及查阅资料后,得知“探探”拥有一个50 - 60人的客服团队以7x24的轮班方式审核用户资料的真实性和骚扰信息。(剩下的问题是使用其他人的头像,可喜的是,用网红的头像是过不了的)另外,共同联系人机制也极大的增长了女性用户的安全感。

两大陌生社交产品的用户分布图

更大的问题是,在笔者眼里哪怕在性教育,社会文化偏保守的中国,“约炮”永远也不可能是一个伪需求。人类永远是臣服于刺激的动物,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男性群体获取信息的门槛大大降低,也促使着他们往女性群体密集的社区移动。其中尤以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为首。

当今社会人可以在社会及网络得到各方面的满足,一旦感情作用降低,就难以存在约束。笔者并不想也没有足够的笔力阐述关于近年离婚率增高等社会性问题,但关键的在于:陌生社交的后时代,互联网团队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如:垃圾用户评定机制,邀请制度,审核用户相关社交资料来保证男性用户的质素以及保持女性用户的活跃度。

当我们回头看看,会发现有很多人从网易云音乐评论区对一首歌的共鸣而走向现实生活,这正是对“音乐”这个载体的喜爱给予了他们抒发感情并为之实现的途径。

“探探”女性用户的流失着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若不尽快提升女性用户体验且给予匹配双方以迈向现实的勇气及信任感,探探只会步入曾经“陌陌”的道路,走向灭亡。同时继“暗恋短信”这个点之后,这些陌生社交产品团队会如何利用若即若离的人性归属感以及擦边球行为来引爆下一轮的舆论风潮呢?拭目以待。

图片来源:百度指数,豆瓣

引用出处:

“反约炮的探探能干掉陌陌吗?”

“探探”,这是一个产品实现容易,运营门槛高的事情 


作者:曹木森 CreatShare互联网实验室 0级产品


相关文章

  • 第一天,我们来聊聊“探探”。

    “一切的罪恶根源都在于那一天,你收到了那条暗恋短信。”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为本篇文章梳理脉络 1. 为什么探探...

  • 日思018. 探探产品分析

    本文聊聊探探的产品分析。

  • 来,我们聊聊

    家人是我们生活中最柔软的组成,学会如何与他们相处,而不是利剑相对很重要。 勤于反馈 “妈,我不喜欢你待人的方式。”...

  • 来,我们聊聊!

    公益,很多人都认为它高深莫测。那,公益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懂。公益是公共的利益大家维护,大家受益。其实,公益非常简...

  • 我们来聊聊

    @所有人  诚邀你加入一起学习成长, 传递正念,活出自在人生! 如期而至~周六见[烟花][烟花][烟花] #我们来...

  • Go 基础篇之切片Slice

    今天开工第一天,2023 xdm 什么目标,评论区聊聊。今天我们来聊聊切片(Slice)。 1. 说在前面 在之前...

  • 来,我们聊聊《人生》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

  • 余生,我们来聊聊

    晒着太阳,听着歌;喝着咖啡,发着呆;翻着爱书,想着你。余生,我们来聊聊。 时光从来都在走,故事也一直在发生。我追不...

  • 我们来聊聊雪

    借余老的话说,古神州的天颜,于横平竖直,东鳞西爪间便将喜怒哀乐,云情雨意一样样描摹得生动活泼。 “雪”这个字,虽与...

  • 来,我们聊聊梦想

    周日晚上,一老友给我发微信:“来,我们谈谈梦想!” “没空谈梦想,打游戏呢!”我说。 当时确实在打游戏,但还没开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天,我们来聊聊“探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sd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