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间谍的“黯淡”之光

间谍的“黯淡”之光

作者: sound1973 | 来源:发表于2017-09-10 12:16 被阅读0次

    “间谍”是一古老的职业,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即存在,《孙子兵法· 用间篇》有专述。“故用间有五:……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仁义、微妙,不能用间使间得间之实。“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历代研读孙武者夥矣。以十一家注孙最著,自魏武曹公始,竟涵括杜牧、梅尧臣等文士亦参预其间,间出新意,颇有可读。文士谈军事,纸上谈兵乎?!非是谓也。以小杜处晚唐、尧臣居弱宋,武事如达摩克利特之悬剑,故文士积极研事兵法,亦是急公好义之举。

      英国作家约翰· 勒卡雷凭藉“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一举成名,该书即是一以“死间”为主题的间谍小说。原驻东柏林的特工组长利玛斯因情报工作受挫被扫入边缘,落魄困顿之中又被起用,却不知是为一只大鼹鼠作垫脚石。微小的个人无力左右命运,被驱遣被出卖至死方终。勒卡雷不动声色地述说,让人倍感这些生活在暗处的特工们的不易。该书现译名《柏林谍影》,反不若八十年代旧译名《寒风孤谍》或《受冷漠的人》,且书名已入英语词典,为“间谍”同义词。(得享入词典殊荣的词,如萨徳、卡夫卡、奥威尔、老大哥、Yahoo等不多的几位/几个)随后的“斯迈莱三部曲”堪称他的巅峰佳作,勒卡雷擅长描写机械刻板的官吏式特工,以“深邃主题、迷宫似情节、诗一般的语言”在七、八十年代的“冷战”对峙大氛围下赢得众多粉丝。(流风及中国,有麦家、龙一步其武,咱倒以为是“邯郸学步”,不及宋宜昌百分之一。)说勒卡雷有诗一般的语言不无夸大,(同样是以童谣为书名,美国作家兼评论家罗伯特· 佩恩· 沃伦《国王的人马》,才时现诗一般的文句)《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得打足十分精神才读得下。也许是他用文学性提升间谍小说努力值得赞许,连他的前辈格林厄姆· 格林也夸奖他。(其实格林式通俗小说的独特魅力无人超越。)

    “冷战”已逝,国际政治风向标陡转,间谍小说似已穷途末路,情报工作的秘密性质,决定了从业者如地鼠般的生活秘不示人。(电影《谍影重重》IV里那名凌晨三、四点才在外边大雨中跑步的特工。)但传奇般的间谍/特工/特务/情报员/侦察兵/内线/卧底……们发出的黯淡之光,照亮了庸常的俗世。

相关文章

  • 间谍的“黯淡”之光

    “间谍”是一古老的职业,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即存在,《孙子兵法· 用间篇》有专述。“故用间有五:……死间者,为诳...

  • 壁纸 如今也只能相信脚下的路途

    那些没能实现的约定,和黯淡的高洁之光,就算什么都没能留下。如今也只能相信着脚下的路途。

  • 糟糕生活的调味剂

    一个美国间谍来到卢比扬卡。 间谍:我是间谍,我想自首。 克格勃人员:哪个国家的间谍? 间谍:美国的。 克格勃人员:...

  • 2019-01-21

    学会利用间谍的人更应该学会怎么更好的利用间谍和分配间谍。

  • 1.21

    学会利用间谍的力量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同事利用间谍的人更应该学会怎么更好的利用间谍和分配间谍。

  • 雾霾

    太阳拖拽垂死之光 黯淡如疲软弓箭 射不穿半丝风景, 眼球上的盲点 视线寸草不生 像裹紧铠甲的宇宙, 躲藏了多少 修...

  • 我和《孙子兵法》——用间篇

    【导读】 本篇论述使用间谍侦察敌情在作战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间谍的种类和使用间谍的方法。 孙武十分重视间谍的作用,...

  • 生而为人,你有什么权利?

    导言赌王生命之光黯淡,众子孙争分夺秒造人,是为冲喜还是另有所谋?14岁少年违驾被查,家长叫嚣派出所:他杀民警都不犯...

  • 黯淡

    充满霞光的午夜 看流星飞过天边 你还好吗 我应该这样问吗 我总是希望可以把你写成一首诗 用来描述你的聪慧和美丽 然...

  • 黯淡

    我懂 本不该伤春悲秋 可看不透生活 上午热血 下午抑郁 早睡 却躲不过夜里惊起 六点十分的闹钟准时把我叫醒 它是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间谍的“黯淡”之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td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