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墙

作者: 武俊祥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11:17 被阅读280次
雄伟的长城

“秦始皇跑马修边墙” 这句流传了上千年的民间老话,打从我儿时起就已经熟记于心了。只是局限于家乡的偏僻,那时候,一个大山里的蒙童,还不甚理解“秦始皇”和“边墙”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无数个寒冬腊月夜,曾经拗不过我们一群小孩子的死缠烂磨,才在那孔破旧而温暖的土窑洞里,念过几天冬书的已故户下老爷爷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孟姜女哭长城”、 “烽火戏诸侯”、“薛仁贵征西”、“打金枝”和 杨家将“血战金沙滩”等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谜一样的故事被我从课堂上和书本里学来的知识一一得到了破解。

“秦始皇跑马修边墙”,说的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袭扰中原王朝,派大将蒙恬到我的家乡陕北榆林(古上郡),负责修直道、筑长城、逐匈奴的故事。而今,“生前造就千支笔,难写孤臣一片心。”(清·阎秉庚)的秦将蒙恬的墓冢,就像一个大大的馒头,坐落于陕北绥德县城西大理河畔的绥德第一中学校园内,墓高五十余,青史垂千载。

图片发自网络

“孟姜女哭长城”,传说是新郎官范喜良新婚刚刚三天,就被秦朝征集到民工大军里修筑长城去了,因劳役繁重,不久就迫于饥寒和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面。新娘子孟姜女虽然历尽了千辛万苦,跋涉了迢迢千里长路,才来到长城边上——给丈夫送来了御寒的衣裳,但打听到的却是丈夫已经死亡的消息。悲痛欲绝的孟姜女跌坐在长城边上,连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长城轰然坍塌,终于露出了丈夫范喜良的尸骸。心灰意冷的孟姜女安葬完丈夫的尸骸后也投海自尽了。

这是一个我国古代的民间爱情悲剧,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秦始皇繁重徭役的不满与控诉,同时也是人民对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的悲愤抗议。另一方面,长城这一伟大的人类奇迹,从军事防御的意义上说,它阻挡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袭扰,起到了保护内地先进生产方式的作用,有利于汉民族的统一发展。

我的家乡陕北榆林与晋西北吕梁地区隔着黄河相望,每逢春夏季节之交,农村各地都会举办一个个传统的庙会。赶庙会看晋剧就成了我的户下老爷爷那一代人的最好的精神食粮。而户下老爷爷的记性又特别地好,就把一个个悲欢离合、慷慨激昂、婉转细腻的晋剧故事记在了心里,再讲述给我们这一群小孩子来听。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把一种为人处世的价值观无形地种进了我们幼小的心田上!甚至是影响了一代人后来的人生走向——乐观、正直、忠勇、报国。

可以想象一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偏远小山村,一群苦孩子能够在吃过晚饭后围坐在一位白发长须的老者身边,一夜又一夜,聆听着一个个传统的民间故事——晋剧表演的内容,实属不易。故事里的爱恨情仇、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无不深深地影响着一颗颗稚嫩的心灵。

红山之巅镇北台

我国的秦长城,在秦统一六国之后,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与监军扶苏驻守上郡(今天的榆林)抗击匈奴,在原来的秦、赵、燕等三国时期修筑的三段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固、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并增派民力戍守长城。秦长城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后经西汉、北魏、北齐、北周及至隋唐各朝,都对长城进行了改建、增筑和修缮。

号称万里长城的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一千多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更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奇迹。

无论秦长城还是明长城,多修建在山脊之上、荒漠之中,蜿蜒曲折,形成了一道天然阻隔的屏障。屹立在陕北榆林红山之巅的镇北台,它是我国长城沿线上规模最宏大、气势最壮观、保存最完好的墩台建筑,也是战国秦、西汉初、隋和明四代长城的必经之处,见证了长城发展的历史,是天下长城的第一台!和历代长城修筑的目的一致,镇北台依山踞险,居高临下,北可俯瞰河套平原,南凭三秦天然屏障的遮盖,地处万里长城的咽喉要塞,其军事防御作用尤为凸显。

府谷白云乡黄河

作为一个榆林人,在一堵世界顶尖级的大墙荫护下生活,与生俱来的那种豪情与自信是不言而喻的。“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唐·王维)感情著名边塞诗人王维写这首《榆林郡歌》的时候,只是从黄河的总体流向上加以描述?其实,榆林的黄河是由北向南而流的。

春回大地时,塞上草色青。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榆林呈现出一派千里黄河水滔滔,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壮观景象!而生活在黄河文明与长城文明双重文化熏陶下的榆林儿女,自然承袭了这种豪爽大气、积极向上的陕北性格——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些影响世界、蜚声国际音乐界的大歌,都是出自咱们榆林的农民歌手之口,足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真知灼见。

人常说“见怪不怪”,今天的榆林人都把一堵堵古老的边墙——或完整、或破损,都奉为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了。榆林市长城学会是一个体系完整、通过审批、自发成立的集宣传研究与修缮保护的民间组织。在不同的季节里,学会会组织会员开展一系列学术交流,实地考察,进校园、上街头去宣传和保护长城,让长城之魂植根于每一个塞上儿女的心灵深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它的雄姿、它的体魄,数千年来无不体现着中国人的智慧,象征着坚强勇敢、和平友好、自强不息与团结一致的伟大精神!

边塞诗人王昌龄

当社会发展进入到新的时代,拥有伟大长城精神的各族中华儿女放眼国际,秉持和平与发展的大国理念,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万众一心,奋发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若此,就不会再有王昌龄从军出塞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惆怅与慨叹了,取而代之的是郑板桥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十足地气!

相关文章

  • 北方的墙

    “秦始皇跑马修边墙” 这句流传了上千年的民间老话,打从我儿时起就已经熟记于心了。只是局限于家乡的偏僻,那时候,一个...

  • 南方的墙与北方的墙

    (首发公众号:千杯月)这几天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 俗话说得好,腊月“二十四,扫尘日”。最近各家都在清理家中旧物。出...

  • 西北偏北

    我喜欢南方的水,和北方的山, 我喜欢南方的桥,和北方的墙, 我喜欢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雪。 从北方到南方, 回忆总在...

  • 999

    「我生在北方长在北方 栽在你手里也算是去了不一样的地方 今后也不想再撞南墙了 只想撞先生的胸膛」

  • 烟花三月下江南

    虽然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却对烟雨江南有着执着的眷恋,喜欢她的青瓦白墙,喜欢她的青石板路,更爱她的烟雨朦胧。一...

  • 随心出发之乌镇

    生活在北方,习惯了红墙白瓦,江海澎湃……这个年假再次随心出发,去寻找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去寻找乌镇的浪漫 出...

  • 桃花依旧笑春风——世事多变,你仍是你,我仍是我

    这里是北方属地,建筑虽不似南方那般精美,却有着北方独有的粗犷。沿街红瓦灰墙,街巷经纬分明,人流熙攘如织,商贩的吆喝...

  • 南方姑娘的碎碎念

    南方姑娘~ 你是否习惯北方的秋凉 南方姑娘~ 你是否喜欢北方人的直爽 日子过的就像那些不眠的晚上 她嚼着口香糖对墙...

  • 北方的北方

    坐标:北方的北方。 记忆里的北国之秋,那晨间的风儿只是沁凉凉的,就仿若叮咚在山涧里的清泉水,又带了...

  • 北方的北方

    言锋,你仍是那么的固执。 两年高考,你仍没有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中文系,而是去了北方一个三本的财经院校学管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方的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ww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