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人拥有一个令无数人羡慕的宝物,这个宝物可以说是上天对这个人的恩赐,可是如果此人没有威慑觊觎宝物之人的能力,这个宝物反而成了上天对其的惩罚。这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了。
孔父嘉妻美引来了杀身之祸,甚至还殃及到了其国君,如果孔父嘉死后有知,不知道是否会后悔自己有娇妻呢?又或者是否会感叹红颜祸水呢?
如果有如果,如果孔父嘉的妻子不美,或者美却没有让华督看上,孔父嘉是否能够活下来呢?宋殇公是否也可以继续他的宋国国君呢?
孔父嘉的命运不清楚,而这个宋殇公估计还是离不开“殇”这个谥号了。
宋殇公在宋国做国君,最大的贡献似乎就是打仗了,“十年十一战”,这算下来真是年年打一仗,十仗送一仗呢。《孙子兵法》言:“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此时是春秋初期,战争规模不大,虽不能说“日费千金”,却也是耗费不菲。打仗需要兵员,兵员怎么来,百姓中征调;打仗还需要钱粮,钱粮怎么来,最终还是从百姓手中征来。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这样,宋国自然“民不堪命”。
国内“民不堪命”,国外,除了卫国是战略同盟以及一些无谓小国外,周围都是敌人:郑国——宋殇公一上台就开始和郑庄公死磕;鲁国——本来还挺好的关系,一步步变得敌对;齐国——和鲁、郑是好基友,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宋国对立面……
宋殇公的处境是内忧外患,如履薄冰,孔父嘉的事情只不过是给宋殇公身上加了一片小叶子,而就是因为增加了这片小叶子的重量将宋殇公脚下的薄冰踏破了,于是乎宋殇公掉了下去。
性格决定成败,宋殇公的性格既不能忍又不够果断,和鲁国的关系这样造成了,这次更是造成了自己的死亡。《左传》言“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华督杀孔父嘉之后并没有立刻弑殇公,而是宋殇公因为孔父嘉被杀而怒,华督害怕殇公对自己不利所以先下手为强。
宋殇公和鲁隐公不同:鲁隐公是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光明正大,没有防范小人,所以才遭到杀害;宋殇公则不然,他知道华督杀了孔父嘉,而且对这个事情他的态度是不满意的,所以发怒了。事情坏就坏在宋殇公的怒,一般人发怒过了也就没有什么了,可是国君不同,常常会秋后算账,华督杀宋殇公也是自保的行为。
当初宋殇公对鲁国的态度,有不满就直接提出来,不然就把不满压下去,他却搞些小动作,最后把自己置于被动。现在也是,对华督,不然就立刻处决了,不然就忍下心中怒气甚至可以表面赞赏,以后慢慢再说,他什么都不选,只是发泄了心中不满。这样的宋殇公根本没有办法走出内忧外患的境地,即使没有孔父嘉之妻,没有华督,也不会没有宋“殇”公。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之所以忍和退,是因为害怕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当忍让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又或者“忍无可忍”,那么就要果断下手,一击击溃,不留后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