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普勒斯穿着蓬松的睡衣,听见窗外凄厉的警报声响彻整座城市,疯狂的敲门声如约响起:“教授!霍普勒斯教授!我们是国民警卫队,您在家吗?”他快步上前,打开门。为首的指挥官全副武装,眼神却夹杂着慌乱:“我们是遵照《西南联邦人才保护法》来专程将您转移去安全地带。”
视野渐渐恍惚起来,周围的一切都在地震中崩塌,整个城市陷入一片火海。在茫茫的雾霾中,无数的爆炸声此起彼伏。视野里只有血红色的火透着紫光,还有残垣断壁。地震愈发强烈,一声爆炸轰动整个世界。白光驱散雾霾,滚烫的岩浆直冲云霄,紧接着灰土和尘埃形成一堵厚厚的墙,吞没了整个世界。
下意识地用力眨眼,霍普勒斯又一身冷汗地从床上跳起。两个月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钻井工程,由于人为失误破坏了未知的地质结构,触发了星球上最大最活跃的火山地震带。相当多的城市葬身于一片火海之中。直到几天前,大火才彻底熄灭,滚烫的岩浆也终于安静下来,虽然余震还时不时晃动四周的墙体。
“教授,你还好吗?”与霍普勒斯教授一起睡在控制中心的警卫队指挥官转身问。
“我没事。”上万人挤在这地下堡垒中,能生还到现在就不错了。
“根据上级传来的数据,我们很快就可以回到地面了。”指挥官轻声说。
“这就好,这一两个月来辛苦你们了。”
“还好还好,也苦了您咯。”
估摸着外界相对安全后,警卫队才打开地下堡垒的大门,十几个堡垒共三十余万幸存的市民涌上焦黑的地表,终于再次看到星球的天空。几十年来灰蒙蒙的雾霾失踪了,只剩下土红色的暗光充斥整个世界。由火山灰构成的黑压压的乌云连成巨大无比的毯子,覆盖整个天空,一直到四面的地平线。正午的天空绝望到没有任何一点阳光透入却又热得可怕,满地都是起伏很大的凝固的铁水混着建筑材料。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呼吸变得相当困难,每次呼吸都要耗尽全力。整个城市,从这里到四面八方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了炼狱。没过多久,人们已经开始头晕了,衣服被汗水彻底浸透。
忽然一阵大风从远处刮来,恐怖的热浪扬起地面满满的灰尘。无数人体内的支气管过虑器过载报废,他们没过多久便慢慢蹲下,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只剩扭曲的面孔好像在强行牵动猛烈起伏的胸脯,却徒劳无功。
“救命啊!来人呐!”周遭群众的呼喊此起彼伏,“死人啦!”人们又开始向地下堡垒跑去。在警卫队的带领下,所有人被迫重新躲入地底,上报消息,等待政府的指示。
没等多久,一束强光探照灯打向地表。轰鸣声里,一架体型硕大的直升机从漫天烟尘中显出巨大的起落架,数十台发动机都喷吐着长长的蓝光火焰。这是西北联邦的中央政府派来的核动力运输机,奉命寻找本国此时派的上用场的顶尖专家。
“沿海8-014地下避难中心,收到请回答。”
“8-014收到,这里是警卫队指挥官,请指示。”
“请确认霍普勒斯教授在你保护的难民中。”
“已确认。”
“麻烦您将他带上地表,请千万保障他的人身安全。”
又是在一群持枪军人的护送下,霍普勒斯教授作为这个星球上最卓越的工程学专家,被送上直升飞机。在强劲的引擎推动下,许多科技领域的顶尖人才飞上了近地轨道。阳光突然黯淡许多,霍普勒斯看向窗外——挡在直升机与太阳之间的是一个崭新的空间站。这精致的白色空间站由三圈互相垂直的转动的圆环组成,中央是被支架架起的球形机库。直升机表面的微型火箭依次点燃,对准降落航线,藏进了球形机库遮挡出的巨大阴影里,已经看不到太阳的光芒。
这是超级大国——东南共和国的“末世号”空间站。“末世号”只在重大灾难来临时才被允许发射。由于它体型巨大,不得不击落相当多轨道卫星才能保障飞行安全。各国也借此理由与东南共和国签订协议共用空间站。而现在,“末世号”是我们拯救文明最后的希望了。
才踩上空间站的地面,霍普勒斯教授就被带到了会议室。中央的圆桌周围是大部分具备航天能力的国家的政府最高层。还有一圈圆环状的坐席靠着会议室的墙壁,亦坐满了人。所有人面容严肃,仿佛在等些什么。面前的显示屏亮着红光,给紧缩的眉头增添了许多绝望的气息。
“最后几个国家的领导层由于恶劣的天气,坠机或是迫降了。”东南共和国主席打破沉默,“在场的我们是所有幸运的能够到场的人了。我们先开始吧。”
全场依然死寂,等待东南共和国的后续发言。
“很长时间里,在繁荣发展的同时,星球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但从未彻底威胁到我们文明的生存。”国家总理接着主席的话说,“一个半月前的意外地质灾难彻底破坏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全球80%的火山密集喷发,大量火山灰被送入平流层,彻底包裹住我们整个星球。少数地区空气已经不能被呼吸。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毕竟室内的空气过滤系统和循环系统完全可以应对我们的需求。但火山灰的覆盖导致温室效应越发严重,而这一层厚厚的灰依然在大量吸收恒星的辐射,继续加热我们的大气。不需要多久,我们的地表温度就会超出所有基础设施能承受的最大值。那时,我们的文明就真的完了。”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但不意外。场上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温度飙升的后果。这一两个月来,文明集中了最有智慧的大脑来思考解决方案,企图挽救自己。危机逼迫人们发挥最大的想象力,竟也想出不止一种可行的方案来自救。只是文明的全部资源只够进行其中的一项罢了。于是乎,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投票开始了。文明的全部命运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国家领导人和部分精英知识分子的手里,他们的每一张票都举足轻重。
正式公布投票结果的日子到了。就是今天。
“经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投票环节,‘自救运动’的三号方案以五票优势被选中,具体投票结果及票数都正显示在你们的屏幕上。”东南共和国总理举起自己的手指向门口刚进来的人,“为保障项目的成功实施,具体技术细节将由顶尖专业人士统筹设计。请大家欢迎西北联邦的霍普勒斯教授,我们特地将他从地表请上空间站。我们的‘自救工程’的具体设计实施将由他全程全权带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集到霍普勒斯脸上。这一点聚焦的热量渐渐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连带着这如惊雷般的消息,霍普勒斯有些不知所措,一滴滴汗水开始沿着额头下落。
“霍普勒斯教授,我们的生死存亡就交给你了。”
总理的表情很复杂,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也相当复杂,可他看不过来他们每个人各异的的表情。
如今距离几十年前预言的全球变暖的临界点,已经超过五六度了。半个世纪来一直奔走呼吁的环保主义者却在这个时代消失殆尽。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环境恶化而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顺带还建造了许多大型的设施保护仅存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技术的发展保障全世界居民在星球上的任何环境里正常生活。新能源的发展也使传统石油煤矿的开采无需节制了。人们放心地开采最后的化石燃料,顺带给城镇的扩大与农业生产提供空间。全球的自然环境当然在恶化。但近代以来,所有发达国家均经历了这个过程,并顺利解决了环境问题。因此环境问题都是暂时性的。发展带来的问题,均可以靠发展来解决。
直到现在,晚了,不得不负隅顽抗一下。
“自救运动”开始了。三号方案可能是文明史上最暴力也是最直接的方案了——让星球进行变轨运动,尽可能远离恒星,但又保持在宜居带内。这在短期内可以迅速降低星球地表的温度。但考虑到现有的技术水平,只能将无数核弹埋入地底引爆,靠巨型核弹的冲击波来推动星球进行变轨。乐观地想,密集的核弹爆炸还可以将平流层中的火山灰冲出几个破洞来,给地表几个透出热量的空间呢。
说得轻松!历史上最异想天开的战略核武器用法也不过是封堵洪水、开凿运河而已。说再难听点,霍普勒斯都觉得自己没有在这里工作的必要。不论计算得多么精确,最终的结果都是引爆核弹,再彻底撒手听从命运的安排。
“教授,工程进行得怎样了?”一位国家元首在午饭时凑上前,“希望一切都很顺利吧?”
“还行。”霍普勒斯一时没想起他是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只尴尬地回答。
“埋入地底的核弹爆炸后,对地面设施的损伤会很大吧?”
“没办法。但乐观估计,只有十多公里以内的土地和设施会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是这样的,我明白您的安排会在全球强制执行,我们也尊重整个文明的需要。”元首轻声说,“我也尊重您的设计,科学界也都知道这很不容易。但我们是个新兴的工业国……”
“教授你好!”另一国家执政官热情地坐到旁边。
“……”
“你好。”霍普勒斯教授礼貌地回答。
“这几天辛苦您了,以一己之力保障整个星球的生命啊。”执政官感叹。
“当然当然……我们必有重谢。”元首硬是接上了之前的话。
雷同的场景已经出现不止一次了。餐厅内的其他人每次都安心地享受着自己的正餐,假装没有死死盯着这场谈话。教授也终于明白了会议室中那群人的目光。
霍普勒斯没等吃完,就转身回了办公室。
抢在地面环境恶化到不能容许人们生存之前,教授的团队还是用极高的效率,尽职尽责地提交了自己的方案。毫不意外,几乎同时,不少国家以提供建议为理由,公开了自己的工程方案。会议室圆桌中心升起星球的蓝色三维全息图,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各种各样不同颜色的点——每一种都代表着不同国家的方案。
“各位!各位!”东南共和国的主席向所有人呐喊,“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多考虑了!霍普勒斯教授是我们当代最拔尖的工程专家,是最有能力设计这个方案的人,我们应当无条件地相信他的方案。”
“可谁能保证他没受利益左右呢?仔细看看这些方案,他的方案中有多少核弹的安排是与其他方案冲突的?我们绝不允许有人趁机打击我们的工业。”圆桌上的一名年轻的国家总统毫不客气地发言,“现在不是一百年前强权政治的时代了。但依然有人妄图用肮脏的手段打压其他国家至高无上的发展权,我们绝不接受被故意牺牲的结局!”
“这么多年经济全球化,才终于使所有国家平等地共同发展。我们的命运早就是绑在一起的共同体了!只有求同存异才能让所有人在这场危机中生还。”东南共和国国家总理也开口了,“谁有必要打击自己的朋友?”
“我倒想提醒各位一句——那些公开支持霍普勒斯教授方案的国家,你们领土上要埋多少核弹?”又一名国家总统冒出来。
不少政客难得真实得近乎赤裸,在同类面前放下了所有花里胡哨的说话技巧。霍普勒斯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已经有些破旧的辞职信,转身放在椅子上,径直出了门去。整个会议室竟没人发现教授的离席。
又一段时间后,大型机械才开始在星球表面动工。无人钻探机在星球表面打下成千上万个深井,埋进了体型庞大的战略核武器。
只不过等自救工程竣工时,星球上的人口已经锐减一半以上了。
霍普勒斯教授最后一次登上“末世号”,已是核弹引爆前夕了。他应邀来指挥中心欣赏文明史上最值得记载的、最伟大的一项工程的最终实施。
等倒计时归零,只见红色的星球表面忽然有一阵阵强光刺向空荡荡的宇宙,无数零零碎碎的土块或是灰尘如天女散花一般逃离地面引力的束缚。一个接着一个的核弹在星球表面引爆,十几亿藏在底下堡垒的普通民众看着四周晃荡的墙壁,紧紧抱住了周围的彼此,不论陌生与否。其中一所地下堡垒,一个孤儿在陌生女孩的臂弯里哭泣得很大声,女孩用最后一滴水浸湿衣角,轻轻擦拭干净孩子脸上的灰土。每个人都祈祷着希望的到来。
“出问题了,”工作人员忽然大喊,“星球线速度不对!地质变化超出预期,过多不明物体被被炸出地面。”
指挥中心最高处的观察室内,一众国家元首心里慌了神,纷纷开始祈祷和忏悔,哪怕表面仍是英明睿智的样子,白发老练地掺和在黑发中。他们如鹰一般锐利的眼神死死盯着大屏幕,报警的红光藏住了他们眼里红色的血丝。
教授背过身去,一语不发。他放任整个文明被命运玩弄在股掌之间,可他也做不了什么了。
“发生了什么?”东南共和国主席询问场下的工作人员。
“几百年来填埋在地下的巨量垃圾被核爆炸摧毁或冲出地面,导致大陆表面不稳定,影响到了核弹的作用。”
太空中漂浮的火山灰,藏着一个被焚烧了一半的塑料垃圾袋。
不知多久后,这恒星系里又出现了一颗有生命的星球,它亦是发展出辉煌灿烂的现代文明。而一个死去的星球被隐藏在历史的角落,任由它被遗忘。
不过地球上的人是不会想太多的。下午我一边听歌,一边下楼扔垃圾。耳机的音乐忽然小了,手机又收到一条标题党的新闻——《震惊!刚刚!火星表面发现工业文明遗迹!》
我抬头看向灰蓝色的天空,看不到火星。宇宙中那颗死气沉沉的红色星球,藏起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往事。那些故事不讲也罢,就算了吧。命运摩拳擦掌,安静地藏在暗处等待我们。
卫生阿姨和蔼的声音打断了我的畅想:“先生,您是什么垃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