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语气上扬)”“不会~”…
冬天来台北,从台湾腔就开始体会到了细腻温和,就像雾蒙蒙的小雨。我猜是因为平日天气太热,必须心平气和的说话,要不很容易出汗。来了两天,自己说话声音变小了,高频率的说谢谢,挡一下路都会说sorry。
亲切细腻温和,是我目前感受到的台北。(除了哄哄的机车和夜市买水果的小贩儿)
路边配电箱都被认真涂鸦过,每个都不一样
小巧的人行道
公交车上海报,语言表达很艺术:称对方是“朋友”,以司机的角度在表述,最后还以涂鸦人角度帮涂鸦者做回答。超到位。
亲切细腻温和,既是为人处事的礼貌,也是设计风格。
街心的小空地到设计: 1.儿童区域和健身放一起方便两代人一起玩。 2.儿童游乐设备的颜色是鲜艳的,符合儿童个性;健身设备颜色是棕色和墨绿色,和周边植物环境融合,照片里你几乎看不出他们。回忆下北京的健身设备颜色,low多了。 3.座椅非常多,聊天放包衣服的很多,北京的健身的地方几乎没座椅。
这种氛围,又更深刻。
比如,街上比北京多很多,一家人几家人一起出行,有3个大人带8个小孩的,或者一群朋友。国内看到的多是分别来,聚了完事就分别回,他们是在街上溜。挺有生活气息。
最后这个视频表达了我最极致的感受,是在国父纪念堂,看完你就能感受到精华… …(看完哟!再往下读文字)
跋山涉水只为…(一定要看哟,很精彩)
(这相当于在毛主席纪念堂,跳街舞。)
感受到市民和城市的融合,先辈与青年人的默契了吧。
设计师眼中的台湾
12.2-12.15日在台湾,会给大家从我的角度分享一些见闻。这次没带笔记本,只能手机搞定,所以不能写微信公号,就用jianshu代替啦。
预告:《设计细节控:台湾故宫+台湾高铁》
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道来weiwe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