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完了李笑来老师的书《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详细的讲述了时间不能被管理,管理时间是实现不了的,其本质是自我管理。
把时间当作朋友,和时间和谐共处,从最根本上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积累。
从前读书,一本书读完了一遍,过段时间以后几乎就忘了。好像读完一本书过后,记住的没多少,用到的更少,然后就不了了之。好像不知道自己读书的目的的了。难道就是为了简单的读过吗。什么才是正确的读书方式呢。
读书,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呀!读书应该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清楚的了解这个世界,读书能使人明理明智。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生活越来越浮躁,很少能有时间去认真的观察自己的心,好像沉下来专注一件事变得很奢侈。读书也是需要专注力的一件事。书读到一定程度就会从中总结出自己的读书方法,从而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变成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书中,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认识自己。只有从心里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已知的已知,明白自己已知的未知,也知道还有自己未知的未知。生活要想获得明白,更应该知道自己的心,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生活不单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生活不是与他人的比较,是自己的积累。读书是积累生活最好的方式。
读书是需要反思的一件事,有时候不能一味的读,还需要理解。理解了作者说的,才知道说的和自己理解之间还有思考这扇门。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思考的,读书更是需要思考和反思的。反思的读书是进步的前提。有时候读完一本书,过段时间回忆一下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检索一下记忆中自己的理解程度和记忆的多少。
所谓检索,就要引出刚看的书《认识天性》,刚看了三分之一,对检索一词印象深刻。检索是学习的方式,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和多样化练习(所谓的练习不局限于读书,还可以是其他的事情或者活动)再经过反思和细化能让我们无论是读书还是学习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读书,李笑来老师说过:“阅读本身没有意义,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意义。所以阅读之后,一定要尝试回忆书中的内容,并试着加入自己的思考”。很喜欢这句话,思考是多么神圣的一件事啊!不仅读书需要思考,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思考,才能活的更明白。
让我们用苏格拉底的话来结束今天的反思心得—识你自己。
坚持早起,“我可以”012/021。
写于2020年月27日18:09(哈尔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