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哄女儿的时候,没忍住把自己哄睡了,醒来,20分钟已逝。左下倒数第二颗牙齿依然在发着痛,一抽一抽的,用力合上嘴巴,能感受到牙齿晃动。
不知道为何而痛。
但是痛觉提醒着自己,今天的事情似乎格外深刻。
首先,计划任务没有完成,三项。我一直担心,没有目标后自己的行为会不会退化,现在,果然。少了那份见缝插针的决绝。
明天还是要行动起来,有些事必须固化,有些目标必须永远在。
其次,做了三件计划之中的事。有一件是没有意义但是却是必须;有一件是必须且有意义:有一件非必须但有意义。
没想到,第三件事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在思考,对于自己的工作,有存在的必要吗?学习的内容有没有现用?到底有做好十足的准备吗?……
一句句地叩问中,我更加了解自己:我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懒惰的人。
但是《认知驱动》里面又说:内心里的自己其实暗示了自己是一个什么人。那有没有可能,我并没有我想的那么懒惰,但是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够积极,欺骗了自己?
答案是肯定的。
一个能在书桌前坐上一整天的人,怎么能让懒惰?现在开始,要对自己说积极的话,正向的话。
就如现在,我的眼睛睁不开,但是我对自己说:嗨儿,你今天做了这么多棒棒的事,确定不要记录下来吗?虽然依然瞌睡,可是围绕这些事件,脑子却越加清明。
今天也越加发现:只有自己当回事的事,才会真的当成事,否则,再多的任务也就是过过眼罢了。
其实最近欠了很多债:读书的、写文章的、练字的……但是,想起那些债儿,我却没有任何行动的想法。不是债多了不愁,而是根本就没有把它们当成事。
今日任务完不成的根本原因找到了:我对自己写下的东西不够尊重,有糊弄本子、只想把它的空白填满的嫌疑。
这样的思想很危险。总结总总,我是不是一次次就栽倒了这样的思想之中?
我得学会制定目标:既是自己想要的,又是自己需要的,在最近发展区之内。
对了,今天还改了一份2024总结,它是属于一个不显眼的男生的。文章内容很是活泼泼,从头到尾,我都是笑着读完的。孩子很棒,独立自主,能够换位思考。能够及时化解矛盾,喜欢阅读,也有自己的想法。更开心的是,他的成长也有我的一份功劳:我给孩子们推荐的书,他已经全部读完。
无目的的一天,居然也值得精彩。这何尝不是一种活在当下呢?继续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