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笔十年,我的五点写作观

作者: Darren谈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7-12-29 19:33 被阅读159次
《谈写作》系列之七

前面几篇文章里,我分享了积累写作素材的几种方法:阅读、访谈、旅行、内省、看电影以及观察生活等。在谈如何对素材进行加工之前,我想用一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写作观。这些是我数年写作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或有偏颇之处,仅供大家参考。

写作不靠天赋或灵感,而是方法

某次公开演讲,作家严歌苓谈到了自己和作家王安忆的一段对话。王安忆说,写作70%靠努力,30%靠天赋。严歌苓则认为两者的比例恰好相反,天赋才是一个人能否成为好作家的决定性因素。直到在写作这条路上走了多年,严歌苓才最终意识到,写作30%靠努力,20%靠职业训练,天赋最多占到50%。她后来称自己为“写书匠”,于她而言,写作就是一门手艺,可通过职业训练而不断得到提高。

有太多写作者认为写作要靠天赋和灵感,我也曾经如此。进入媒体行业之初,我总是要等到有写作的感觉了才动笔,所以经常拖稿。拖稿有一个比较风雅的说法叫做“欠文债”。由于欠下的文债越来越多,最后主编把我叫到办公室谈话。谈话内容我至今还大致记得:很多人往往把写作看成一项讲求艺术创造的脑力劳动,殊不知,它更是一项讲求方法技巧的体力活。只要按照正常的方法,每个人都可写出高质量的稿件。这之后我进行了大量的写作方法论的学习,最终改掉了欠文债的习惯,在写作方面也不断精进。

写作不可以速成,需要不断训练

写作有没有捷径?有。作家余华说,写作的捷径只有一个字,就是写,写个二三十年,写作就变成了你的生活。

在媒体工作时,我曾问过主编如何才能写出好的稿件。她说,除非先写出几十万字的废稿,否则写作能力很难有大的提升。到现在,我写出的废稿足以有几十万字,但对写作依然还觉得自己是一个学习者。在商学院工作时,我会和很多教授沟通交流并写作关于他们研究成果的稿件,最后会发现教授们都会提出非常细致的修改意见。看到他们的修改标示,就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

关于写作,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磨笔头”:只要多写,笔头秃了几支,写作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笔耕不缀,才是学习写作应有的状态。

文字是否优美,并不是衡量文章质量的唯一标准

我们写作文时,老师会根据是否使用了高级的修辞手法和华丽的词语来作为给分的依据。但是,现实中并不是这样。现实中,能打动我们的作品,往往是那些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的文字,比如《我是范雨素》。

写作时尤其要避免炫技。有时我们自认为优美的文字,如果未能触及到读者的内心,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对写作者来说,能做到准确呈现事物的本来面貌,客观反映人物的内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而是片面追求文字优美与否,无异于舍主求次。

媒体工作两年多后,我成为了一名编辑。主编向我传授了很多审稿的方法和经验之谈,其中有一条我一直沿用,百试不爽:如果某篇稿件中突然出现了不必要的排比句,或者大量堆砌副词和形容词,要就是记者素材收集不够,要就是写作时过于放松自我,信马由缰。最好的行文方法是不刻意,不做作,这样就会让人觉得流畅自然。至于文字是否优美,并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学习写作的过程,也是个人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我看来,学习写作除了能让写作能力提升外,以下几种能力也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第一,信息搜集能力。我们写作时,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途径搜寻相关信息,包括一手信息,如通过访谈而得到的信息,还有二手信息,如通过书籍和互联网等得到的信息。在此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提高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甄别和取舍的能力,做到去伪存真;第二,逻辑思辨能力。在我们写议论文的时候,逻辑思辨能力尤其重要。我们的论据必须站得住脚,论据必须能支撑论点。常写议论文,会对我们的逻辑思辨能力有提升作用;第三,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是对自我认知能力的反省和监控。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会反思自己的表达内容,从而做到对自我认知能力的反省。坚持写作,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也会提升。

回头来看自己学习写作并以写作为生的这些年,写作带给了我很多东西。不只是一定的物质回报,还有个人成长和精神的富足。因为这样,所以我愿意在写作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写作是末技,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让文本更精致上面

宋代大诗人陆游去世前一年向儿子传授自己写诗的心得技巧时说,“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大意是说写诗的真正功夫并不是辞藻、技巧和形式,而是在生活中去历练自己,提高自己。写作同样如此。让作品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你的辞藻是否华丽、修辞手法是否多变、文章形式是否新颖,而是你的文章里所透露出来的一种“精气神”。

学写作不只是学写文章的技巧。我们的价值观、人生信念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都会影响我们的表述方式和内容。美国作家安妮·拉莫特在《关于写作》一书中说,“你最衷心相信的伦理观,是整个故事或文章的核心”。作家余华也说,“作家必须保持始终如意的诚实,必须在写作过程里集中他所有的美德,必须和他现实生活中所有恶习分开”。文章是自我的投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作的确是末技。不断进行自我探索和提升,才是突破写作瓶颈的根本之法。

<完>

附严歌苓演讲视频:《职业写作》

相关文章

  • 磨笔十年,我的五点写作观

    前面几篇文章里,我分享了积累写作素材的几种方法:阅读、访谈、旅行、内省、看电影以及观察生活等。在谈如何对素材进行加...

  • 在我提起笔的日子里

    我开始试着记录我写作的日子了,可能还算不上写作,称作"磨笔"好了。就是这么一段经历,加之我来到这个空间得以看到许多...

  • 磨笔

  • 磨笔计划

    加入大猫组织的磨笔头小组,将写作练习加入例行日程,小组协作。 组内练习方法多围绕大猫抛出的几点: < 结合这几天对...

  • 毛笔界的“曾阿牛”

    毛笔虽小,其实制作起来却是一个精细活,非常考验耐心。 而要将制笔技艺锻炼纯属,往往经年累月,十年磨一笔并不罕见。正...

  • 彩铅手绘

    最近磨笔小练

  • 疫情之下的辅导作业

    今早差点被闺女气得吐血,让她写作业,一直不停地磨叽磨叽。我说一句,先一笔,不说,就搁那摸东摸西,管东管西。隔壁邻居...

  • 842 - 磨耳朵

    磨耳朵,磨笔,磨嘴,磨眼睛。 磨展业获客技能,磨做单子技能。 磨耳朵:听《刻意学习》播客,听成长大课,听晨读分享。...

  • 在无感中徘徊,在徘徊中提起

    这几天对写作无感了,无感的时候总想拖延,从晚上八点开始磨叽,磨叽到九点,十点,还是提不起来笔。 看着日更营的伙伴,...

  • 一首小诗里的人生

    湖光秋色 十年磨剑待有期,心若止水绘清秋,不观庭院花叶美,胸中丘壑何逍遥 读书,写字,喝茶,拍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磨笔十年,我的五点写作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fw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