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医疗文学创作
三十六、大承气汤

三十六、大承气汤

作者: 无聊小人物 | 来源:发表于2020-07-11 17:22 被阅读0次

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g 厚朴24g 枳实12g 芒硝6g

【功能与主治】峻下热结。主治:①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脘腹痞满而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②热结旁流证。症见下利清水,色纯青或黄褐,其气臭秽,脐周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③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组方分析】本方证治为邪热与肠中燥屎互结成实所致。证属实热燥屎结聚,其特点为痞、满、燥、实,其中“痞”即心下闷塞坚硬,“满”即脘腹胀满,“燥”即是肠有燥屎干结不下,“实”为大便不通,腹中硬满,痛而拒按。至于“热结旁流”一证,乃腑热炽盛,积滞内结不出,迫肠中津液从旁而下所致。热厥、痉病、发狂均为邪热积滞,闭阻于内,致诸证丛生。其证虽异,病机则同,治当急下邪热积滞,以救阴液。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实热积滞,为君药。芒硝咸寒软坚泻下,为臣药。两者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功更强。厚朴、枳实行气导滞,消痞除满,并助大黄、芒硝推荡积滞,攻下热结,共为佐药。本方配伍中,大黄、芒硝治燥实,厚朴、枳实除痞满。四药合用,泻下行气并重,便闭者通,塞者畅,则里热积滞之证可愈。六腑以通为用,胃气以下降为顺,本方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下行,故方名“大承气”,为寒下著名方剂。

【临床应用】(1)本方为治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又是寒下的代表方。以痞、满、燥、实四症,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2)常用治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以及某些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高热、谵语、神昏、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

【用法】水煎,大黄后下,芒硝溶服。

【使用注意】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年老、体弱、孕妇等均应慎用。应中病即止,以免伤正。

【附】(1)小承气汤(《伤寒论》)由大黄12g、枳实9g、厚朴6g组成。功能轻下热结,用于痞、满、实之阳明腑实轻证,症见大便不通,脘腹痞满,潮热谵语,舌苔老黄,脉滑而疾等。(2)调胃承气汤(《伤寒论》)由大黄12g、芒硝10g、炙甘草6g组成。功能缓下热结,用于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相关文章

  • 三十六、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g 厚朴24g 枳实12g 芒硝6g 【功能与主治】峻下热结。主治:①阳明腑实...

  • 二、泻下剂

    1、寒下剂 大承气汤、(包括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

  • 大承气汤

    方歌: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大黄:泻下攻积、退黄、清热泻火、清泄湿热、...

  • 郭生白中药方论之八(白虎汤与承气汤方论)

    目录 一、白虎汤 二、小承气汤 三、调胃承气汤 四、大承气汤 一、白虎汤 白虎汤方: 知母、生石膏、甘草、粳米,或...

  • 大承气汤证手抄原文

    大承气汤证手抄原文。

  • 三承气汤临证比较

    三承气汤临证比较 - 高建忠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大承气汤去芒硝,减枳实、厚朴用量,为小承气汤,用于热结不甚者。 ...

  • 寒下剂:大承气汤 大陷胸汤 大黄牡丹汤

    大承气汤 《伤寒论》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大陷胸汤 《伤寒论》 ...

  • 读书笔记🌀中医祖传的那点东西(2)罗大伦 一 张锡纯

    一、张锡纯 1.阳明腹实证(外邪入里化热) 大承气汤无效 ➕威灵仙✔️ “告诉你吧,这位患者虽然服用了大承气汤,但...

  • 笔记

    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乘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

  • 中医考研 | 每日一练

    1.关于大承气汤的用法,错误的是 A.大黄宜酒炙、先下B.芒硝溶服C.厚朴先下D.枳实先下 2.大承气汤主治热结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六、大承气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mi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