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旅行故事
游记 | 神都光影今犹在

游记 | 神都光影今犹在

作者: 百里云翳 | 来源:发表于2017-04-12 02:03 被阅读22次
明堂

“女权巅峰,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神都光影,犹在。”

@终南山贼 老师在微博上回复的一句评论,盗半句当标题。

又是一座曾经出差到过一晚、连匆匆一瞥都算不上的城市。两年前的七月因为一场发布会的关系,和@病染 老师走马观花了老城十字街夜市,各自入口的当地小吃唯有一把白家围汤涮肚、一瓶洛阳宫啤酒、一碗不翻汤。两年后的踏青时节得以有幸与伊同行,从几处备选中定了这里,并不深度地简单游览了一番——心向往之的白马寺、龙门石窟达成,诸如少林寺、云台山只能等下一次专门前往——如果还会再来的话。

白马寺里的白马

这次终于不再是独自出行,三个多小时的高铁便显得转眼即到。路上简而又简的「行动规划」事后也是“赶不上变化”。当然这都是后话。

出了高铁站,于我而言对这座古都的第一印象或许要用「厚重」和「深沉」来概括——触目所见的灰色充斥着视线,好像它刚刚从一场掩埋着进行的千年沉睡中被唤醒,还没有完全睁开眼睛。迷蒙的天,迷茫的地,迷漫的河。

办理好入住,奔着去喝牛肉汤的最终目的穿街走巷,途中进行的洛阳第一餐却是一顿潼关肉夹馍——这来自另一座古都的名产不仅遍布各地,更用这种和谐的方式让两座古老的城市进行着时空上的交融。然而在跨越近三百八十公里传递友好信息的非当地特色小吃下肚后,我们却又感受到了另一种“恶意”:当按图索骥到达那家“豫南关小碗牛肉汤”在地图上标注的位置,看到的只是连招牌都没有的紧闭的卷帘门……可能是下午四点多钟的时间已经太晚了吧,毕竟后来从当地人口中知道牛肉汤仅仅是作为早点存在,而且大众点评上这家店也并没有被标上“停业”。

一张背景过曝的天堂礼佛塔

于是牛肉汤之旅顺势成为了闲逛,向城中心的那些公园前进。当走上定鼎南路、某人望见一座塔顶后,目的地就变成了地图上相距不远的明堂天堂景区——看范围它是被包含在了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的内部。

【明堂·天堂】

明堂,下意识地就想到了《古董局中局》,亲王构造的故事中被一把大火烧毁的辉煌,以及引发了一连串是非的佛头。不过摆在眼前的不是大佛、更没有老朝奉的阴谋,被后世尽力复原的明堂,讲诉的只是一代女皇的悲欢、武周时代的喜怒,也少不了大唐盛世的片语只言。

建言十二事 明堂 武皇造字

天之圣堂,或是盛唐?九层高的宝塔尽管是武皇礼佛所在,却是君临天下的气概。登塔顶俯瞰都城,也难怪女帝要为自己造字为“曌”。极目远眺的辽远只恨被当天层层雾霭遮掩,又一次体会到了古帝都的庄重——彼时尽管已月升西天,城内却没有临海年轻都市灯红酒绿的轻佻。

天堂 夜幕下的洛阳 夜幕下的洛阳

可惜九层塔身之内略让人兴致缺缺。又也许是负责文物陈列的人员秉承着“同朝物品展在一起”的原则,在一目十行扫过满墙佛龛、跟随伊人绕坛三周的间隙,蓦然看到一尊怒目而视的关圣帝君……不知佛家对其是否亦有供奉?

礼佛塔里一座关公像

【老城十字街夜市】

老街上还是那么的熙熙攘攘,和每一座旅游城市中都会有的所谓当地特色美食街没有什么太大不同,比如锦里、观前街、南锣鼓巷。可能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这两条一横一竖老街上并没有什么售卖纪念品明信片的小店,只是充斥着制作轰炸鱿鱼、浆面条、水席的铺面,如此种种。

两年前,十字街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凭着记忆随着蠕动的人群找到了白家涮肚,可是又怎么都想不起来毗邻的两家当中哪一家才是曾经光顾过的—两年过去盛放着毛肚串的搪瓷缸子都全部换掉了。吃完老板没有戴着回族小帽的那一家后才发现,似乎找错了店……反正已经忘记了味道。

这次吃的白家涮肚(图片来自某人)

还是没能摆脱“到哪里玩都会下雨”的魔咒,快要走到丽景门的时候突然一阵雨点,然而还没有找到一家看上去靠谱的喝不翻汤的老店。城楼上的灯也不知是到了时间还是下雨的缘故,在我们刚刚抵达脚下的同时全部熄灭,没来得及留下哪怕只拍一张照片的时间。

【白马寺】

第二天临近中午出门,一顿扎实的牛肉烩面、牛肉泡馍、凉拌牛肉,深切地体会到了古都人民在“吃”上的朴实,两大海碗不光没能全部消灭掉,还又特意回了趟酒店吃小西红柿解腻—不是我们不能吃,实在是份量太到位。

半斤凉拌牛肉

因着担心下雨的关系,原本计划的石窟就改成了白马寺。始建于东汉的古刹当得起“中国第一”的名号,但两千年以降的战火动乱与复修重建,也多少冲淡了些许沧桑;从碑石砖刻上,亦还可以找寻到昔年的痕迹。至于近年垒起的泰、缅、印三处佛教建筑群……违和感不是一般的强烈。

白马寺山门 一处沙盘

意想不到的是,千年古寺中却没有供奉着舍利子。尽管看到指示牌上标注着“舍利塔”,寻找无果后询问了工作人员方才得知,竟是泰国高僧的身后结晶,无趣、无趣。

泰国赠礼

相较之下,一只拥有谜之表情的赑屃大概要算是寺中最神奇的一座造物了……面部有着明显的后世造痕,但对为何将其修成这般完全一片茫然,或者只不过是肃穆中的小小恶趣味?真的好奇它是如何通过了最终的验收。

表情神奇的赑屃

【神州牡丹园】

出白马寺不远,相距几百米便是神州牡丹园。

路上的时候特意问滴滴司机,花开得如何,答曰刚好是初花期,大可欣赏。然而园内最多的是一丛丛绿叶,间或会点缀着几朵疑似温室内催开的花。倒也不排除是前一日下雨的关系,打落了花瓣。而某条分支的小路后又犹如花园,层层叠叠开着红白二色的花,一团热闹。

牡丹园中的一处

可是这座牡丹园的门票钱着实白花了。园子深处的一座座花坛上,只见牡丹的花名,不见牡丹的花容;曾经没见过实物的名种,也依然是停留在只说得出“姚黄魏紫”这两个品种的阶段……

白牡丹(盗某人图一张)

不知道何时才能看到牡丹园里艳冠京华的景象了。

【龙门石窟】

小有失望的牡丹园并不能影响对下一站的期待,不过备选的北邙山古墓因为时间问题,只能被无情地抛弃掉了。在用被某人夸赞不错的面包弥补了牡丹造成的失落心情后,行程的最后一天便全部交给了龙门石窟。

龙门大桥

特意给它留了一天,既是不想像攻略上所说的“只对几个洞走马观花”,也担心如果看得慢了一些时间会不够用。尽管事实又一次残酷无情地打了脸……

龙门石窟的真正入口

在售票中心外面看到了电瓶车,第一反应莫不是还可以坐车观光,直到看到一面易拉宝——“石窟景区入口距售票处三公里”。除了默默掏钱买电瓶车票,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再次心疼一下偶遇的四个老外,当我们坐在电瓶车上呼啸而过时,他们在苦哈哈地朝着入口方向徒步……不过易拉宝上不写英文,确实有那么一些不合理。

从龙门处正式开始。单向的游览路线限定了只能沿着西山—东山—香山寺—白园的顺序。私以为即便将东山剔除,也不会对观览产生什么影响,毕竟石刻佛像们几乎都集中在了沿着伊河西岸南北一路分布的西山洞中。

比着剪刀手的萌佛 不知道是金刚还是护法

宾阳洞外挂着大大的“与佛同萌”,比着剪刀手的释伽牟尼端坐正中。如果不是断裂的手指,绝难想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佛祖也会这么淘气。是不是还应该小小感谢一下风化,岁月的打磨让后人见识到佛的另一面。

由不得感叹前人的鬼斧神工,虽然历经千载暴露荒野,依然可见金刚怒目、菩萨低眉。一些洞内残存的壁画痕迹在几乎被侵蚀殆尽的当下,还可推测出初完工时的华美,或大日炎炎、或衣袂当空。真想能够目睹到它们的巅峰辉煌。

依稀的壁画、飞天痕迹

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虽慈眉善目,但是当站在十多米高的像龛下,第一感觉恐怕没有人会认为不震撼。也或许是因为我还没有见识过乐山的那尊,无从比较。

佛悯世人,又居高临下地俯视。可能这一座释伽牟尼的报身佛配享武则天的脂粉钱,工匠们当真参考了几分她的样貌雕饰?“敬而不惧”,如是说。

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 隔河远望奉先寺

不知怎么还爬到了崖壁上,实没料到西山还能如此拾阶而攀,可是一番体力的消耗没能换到物超所值的石刻,沿途所见多已残缺不堪。而且整座石窟中,有损毁的佛像几乎均是没了佛头。被盗、被切、被割?一种恐怕永远都找不到原因的感觉……

兢兢战战下到通路,都懒得返身再去看错过的药方洞,更遑论二次登阶光顾那些远在崖壁顶端的知名不具寺洞。跨过横亘的大桥,伊河东岸的景致就匆匆而过,譬如走马一瞥的东山石窟、并未踏足的香山寺、浅尝辄止的白园。

东山的一尊无头佛像

不提东山的洞窟中已经近似无物,残存的那些也为了防止最后的痕迹被不可抗力泯灭,而罩在了层层玻璃樽下,倒是有了几分“博物馆里”的感觉。万万没想到的则是香山寺的高度——坐在路边的花坛旁,看着沿山蜿蜒的石阶、山腰闪现的人影、崖顶的飞檐,本就产生疲劳感的身体不由自主地打了退堂鼓……“等下次吧”,我对自己说。

山顶上的香山寺

就这样和香山居士的香山擦肩而过。

才知道白园是白乐天的长眠地。再一次暴露了我的孤陋寡闻,着实不知这位葬在了这里。环绕着中心的冢,扩建成了有流水有山石的景区公园;围绕着中心的墓碑,环伺着白家后人的“祭祖功绩”,还包括了海外侨民的认祖归宗。看到几个大学生样子的小孩儿在回廊里大声读着《长恨歌》,回想起了一度被“背诵全文”支配的恐惧……

白乐天的墓碑 不会背诵的《琵琶行》

再之后,回到了龙门石窟景区的入口处。

【算是后记】

用一顿“花雕醉鸡”当做了行程的最后一餐,援引一段百度百科:

洛阳花雕醉鸡是由民国川菜大师褚易钟,在江浙名菜“花雕鸡”的腌制基础上,用重庆名菜“烧鸡公”的烹调方法,结合重庆菜的麻辣和江浙菜的沁香,研制而出。

权且当做意料之外的洛阳特色菜,味道也确实不错,就是咸了一些。

享受到了两个人一起玩的开心。

拍照技术还要继续磨练……以及修图。

4月5日晚上抵京。翻了下Zine,这篇的初创时间是4月8日,拖拖拉拉磨蹭了将近5天。看来这种流水账,还是应该专门挑选一天,净手焚香,以期一气呵成。

相关文章

  • 游记 | 神都光影今犹在

    “女权巅峰,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神都光影,犹在。” @终南山贼 老师在微博上回复的一句评论,盗半句当标题。 又是一...

  • 古刹今犹在

    真正的安静,并非深山古刹的寂静,而是我们心底的清净。“何时自我自洁。”

  • 光影犹在乐如此

    最初喜欢读金庸的作品,因为电视剧的缘故,其成名之作《射雕英雄传》反倒是读了少,反而是其他的作品读点多些,比如《笑傲...

  • 今何在 今犹在

  • 诗词寸心今犹在

    春节时,偶见央视一档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那日董卿着一身玫红款款走来。却没有看这个节目。心下觉得,央视办的诗词节...

  • 雕栏玉砌今犹在

    到北京已经两月有余了,北京的景点基本上都游得差不离了,居然还没有去过故宫,因为这个地方在我心里是一个神圣的...

  • 当年知己今犹在

    人生难得一知己,伯牙弹琴,子期知音,一曲高山流水至今仍潺潺流动。一场佳话,成为后人关于友情的极致追求。我本人算是交...

  • 乃父今犹在否

    湖南卫视有一个综艺节目叫《爸爸去哪儿》,在第一季中有一对父子的表现被很多父母喜爱,那就是林志颖和kimi。林志颖被...

  • 冬日乡愁今犹在

    落叶萧条田悲凉, 布衣操作已停挡。 昔日峥嵘难觅去, 惟留牧人放声唱。 尘土乱窜儿童荡, 你追我逐钻树上。 母喊爸...

  • 十里长亭26

    十里长亭今犹在 面/心向朝阳神无奈 朵朵葵花慕日晒 孜孜以求何再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记 | 神都光影今犹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qp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