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老友有约,起得特别早,洗完澡出了门的这个时间,平时还没醒吧。走到工作室楼下,楼上的大哥已经坐在平台的石阶上了。心里一惊,昨天过来时他也坐在那里,他一天要坐多长时间呀!
大哥住在我工作地的楼上,是一个偏瘫患者,我们楼上楼下经常见面,打个招呼,有时帮他个小忙。“偏瘫”这个词也是去年我家娃爹患了相同的毛病后,才在我的世界有了具象的画面。最初看见他下楼的困难我是感同身受,因为我的关节炎也搞得我没法正常走路,下楼也十分痛苦。后来我做了手术,腿恢复得很好,大哥还是那样走路。我心里在想,他也该去做个手术。再后来,我老公偏瘫了,才知道他的问题不是手术能解决的,并觉得与这个大哥真是缘分不浅。
礼貌地寒暄后,我继续往前走,大哥突然在后面对我说什么,我转头请他重复一遍,原来是让我去他家敲个门,催一催他家大姐,敲一下门就可以。我说“好”。
说完之后我又开始纠结了。楼上我还一次没去过,会不会敲错门?而且,我真的不愿意催人啊。一个成年人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恐怕每个人都很恼火别人来催你吧!更重要的是我有没有必要去催一个勤快的,为家操劳的,很辛苦的女人?我在脑子里想象我去敲门,大姐正在卫生间刷牙,这门开也不是,不开也不是;或者正在手忙脚乱地收拾出门的东西,外套,包,钥匙,也没有手来给我开门。
大姐是开花店的,也搞婚庆,我结婚的时候请他们家包办的花车,司仪这些。结婚前后好像没怎么见过她,这两年看见了这位大哥的身体状况,见到她的次数多了。大多时候是上下班,每一次都是急匆匆的,拿着一些东西。我看见他们家办公的车换得更大更好,以前想的是,生意不错,现在想的是,这位大姐真能干。
最后,我还是决定上楼敲门,因为我毕竟答应了。敲了两回,嘴里说着“大姐,楼下大哥催你呢”,屋里听不出什么动静,想转身下楼,答应的事总算做了,希望没有给人添麻烦。刚转了身走了两阶,门开了。画面和我想的不一样。
大姐散着头发,穿着睡裙开的门,笑着,脸上有些疲倦。我说明来意,她脸上显出一副无奈,说叫大哥别那么早出去,他就是不听,在家里坐一会也不肯,整天都不着家。我说他愿意出去锻炼挺好的呀。想起我们家的,现在下楼也很艰难。大姐说:“他哪是锻炼啊,他出门就在那里坐着,我下去后就坐车上,我去哪儿都跟着。最近都特别忙,今天想稍休息一会儿,他就一直喊着快出门,就像小孩儿一样啊。”
听到这里,再待下去我恐怕就憋不住了,眼泪已经涌上眼眶了。告别,转身。此时的我,特别懂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