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共读内容: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亡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这一段在讲君子要断断兮,休休焉,有容焉。断断,诚一之貌。休休,宽容之貌。有容焉,有若无,实若虚。可以结合《卫风.淇澳》篇来理解这一段话的意思。断断,休休在说忠,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在说信。正如前章所说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这样的人就能保我子孙黎民。
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亡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这一段讲的是跟上一段相反的情形。
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这种人内心没有好善之意,骄泰傲慢,自以为是,不愿人有技,争功忌能,必不能成大事,还会坏事,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朱子注:言有此媢疾之人,妨贤而病国,则仁人必深恶而痛绝之。以其至公无私,故能得好恶之正如此也。
然“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很不容易,只有内心至公无私之人,非断断,休休,有若无,实若虚,明明德功夫至善境地的人,不易做到。
之前读《论语.里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觉得非常不能理解,今日读《大学》这一句话,再翻看《论语》这一章朱子集注:唯之为言独也。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有豁然开朗之感!
为何我不能好人,能恶人。原来我有私心,私欲,陷于一偏而身不修矣。正如《大学》右传之八章所列举的五种情形,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所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见贤不能举,见不善不能退在说知所爱恶,而不能尽爱恶之道,是未仁者也。为什么会这样呢?为私欲所蔽也。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朱子集注:好善而恶恶,人之性也。至于拂人之性,则不仁者之甚者也。
我理解:所以,灾难必然祸及其身也,然后祸及其亲,以及其国,乃至其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