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精选
这几年,大公司教会我的道道

这几年,大公司教会我的道道

作者: 才兄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4-30 16:14 被阅读0次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N6SUSPTZ6lw-S_bIUITEg

这几年,机缘巧合之下,在一家特别强调企业文化的公司工作。

说起文化,那句挂在写在书里,挂在办公室的“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惟思利及人”,是公司一直以来的做事写照,也是这家百年企业的奠基。

作为员工,在这样的土壤成长和发展,是感觉特别自豪的。

出来社会工作这么多年,也经历了不少的公司。

让人不愿意走的公司,除了前东家(某500强),就是现在这家企业了。

回顾这几年在大公司的经历,以及如何在大公司更好地生存?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和观点。

一、大公司,强调文化

企业文化好的公司,人员流程和离职率都特别低,思利及人不应该是教条式的说说而已,而是落实在日常中的方方面面。

一般强调文化的企业内聚力普遍都强,大家想法步调基本一致,这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

好的公司,对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好,这点是欺骗不了人的,员工自身也能感受到。

所以,入职一家公司前,可以先关注下这家公司的人员流动率,大概就知道未来你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了。

人员流程率高的企业,员工已经用脚给你投票了,一般也难有大作为。

还记得新员工入职期间,试用期拿的工资和转正后的工资是一样的,就是这些小细节让人倍感欣慰。

很少有公司真正做到思利及人,不偷摸找你便宜就算好的了。

公司的文化不单止写到了书里,还都落实到章程中。

培养文化,有一个叫做麻辣烫的说法。

就是说无论你进入公司之前是怎么样的,是什么食材,一旦经过公司文化的麻辣烫火锅熏陶,你就有公司的味道了。

文化是一家企业强大内聚力的武器,也是你在这家公司经历后留下的东西。

二、要先有势能,才会有动能

加入一家逼格高的公司,如果你想混得好,你必须先牛逼,先获得一定的势能。

第一印象,会影响、甚至决定,你往后的职场空间。

如果你没有势能,你想推动一个事情,将会困难重重。

人心所向,阻力才会小。

要是大家都不认可你,想必连门卫阿姨都会刁难你,想想就恐怖,还怎么工作,怎么贡献自己的价值。

话又说回来,怎么让你的牛逼,与他人的危机感不相互冲突,这是一门艺术了。

就像马云说的,我知道我是顶级的,但我永远说我是老二,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

公司不是做慈善的,你进来是兑换价值的。

你交付的价值越多,在团队中的位置和成就感就越高,反之,你将步履维艰。

在一家公司里,如果你总说,我进来是要学习什么什么的,给人感觉会很奇怪,让人觉得你是来拿东西的,而不是来给东西的。

学习的事,是自己的事,不是公司义务要帮你的,也不是其他同事义务要帮你的。

如果有人帮助了你,应该心存感恩,尽可能回馈,这是基本的素养。

三、部门墙是永远的痛

在大公司,你可能不知道,如果推动一件事是需要跨职能的,你将苦不堪言。

倒不是说事情有多难,而是反馈太慢。

例如之前需要做一个用户中心的身份系统,需要数据中心职能提供一下相关的数据账号,我们进去查看一下有哪些数据可以用来标识用户。

印象中,事前双方经理已经沟通过一轮了,没问题。然后,周一在群里也@了相关的同事,你猜结果怎么样?

在下一个周一早上,相关同事才把账号丢到群里,妥妥地说了一句,审核通过了。

就这么小小一个账号,就需要一周的时间。

流程虽然保障了安全,但也降低了效率。

其他职能回应你还好,有些职能的OKR与你的事情不相干,人家就有可能把你的事情推掉。

如果没有得到其他职能经理的支持,没有其他职能的协助,事情推进将会困难重重。

每个职能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生怕出一点差错,生怕担了不应该的责。

对于外来的任务,除非特别重要或者相关度特别高的,重视的优先级才会高。

虽然每个职能看好自己的田地,这并没有多大的问题,但如果太过利益导向,对公司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四、效率与流程,只能折中

在创业阶段的公司,可以野蛮生长,只要效率,其他流程、规章可以先放一放。

一旦公司做大了,为了让公司不自爆,就会慢慢加入了很多的流程,通过这些流程来管理公司的复杂度。

流程是为了规范和安全,效率是为了产出。

在大公司,很多时候都是绑手绑脚的,你想快,流程会让你慢。

一个流程的中,通常会有各个节点,每个节点有相关同事负责审核,通过后才能把流程走完。

没办法,为了安全,只能牺牲效率,只能牺牲你的时间成本。

在大公司,流程的内耗成本是不低的,如果还涉及到多个层级的信息传递,那成本将会高到夸张。

有时候,用一周来走完一个流程,也是常有的事。

按照一个工程师的薪资来说,一周的成本可能就去到4-5k了。

有人说,那也不是每天都在盯着流程呀,不处理的时候就忙其他事。

是这么说,但走过流程的人会知道,比起用一大块时间解决一个问题,好过零碎繁杂的事情频繁把你抽离出去。

就像一台汽车,总是切换重启,油耗是更大的,更别提还有损耗了。

五、人与人的关系,恭敬而疏远

我发现,大公司里的人都挺有礼貌的,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让自己显得更加专业和得体。

于是乎,每个人都习惯性地端着。

好像被人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后,就要被拖出去批斗一样,是一种耻辱。

人与人的关系,一般只是限于基本的工作沟通,很少能去到观点和感受。

交流去不到观点和感受,那么人与人的关系是很表面的,也很脆弱。

可能过几天,见面都不会和你打招呼,低头就过去了。

在大公司里,人的关系显得特别极端,要好的就关系特别好,不好的关系就非常淡。

除了基本的招呼和寒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家都恭恭敬敬的,一团和气,内里却是相互克制,保持距离。

嗯,看起来大家都挺体面的,就是少了点人情味。

六、稳如老狗,气场足

在大公司里,30+、40+的同事大有人在,到处弥漫着一种沉稳之气。

不像那些小公司、创业公司,都是年轻的身影,虽有朝气,但显然不够稳。

稳,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是沟通的稳,一是控场的稳。

很多供应商喜欢和大公司的人打交道,一来能接触到比较犀利的人,二来感觉让人更加舒服。

在公司里,特别强调沟通,强调倾听。

有些同事、经理就特别厉害,这些人都是高手,你懂的他们懂,你不懂的他们也懂。

不单止懂,还非常善于引导,这点就特别牛了,和他们玩耍基本不用你操什么心。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进到大公司就突然感觉不到价值了。

这个和你是某省的高考状元,考进了清华,周围都是学霸是一个道理。

不是你没价值了,而是周边的人厉害了,相对水平而已。

七、找对人,是一门技术

一个公司,上到4-5千人,员工的职责分配就会特别细。

这时,找对人就显得特别重要。找对人,才能做对事。

要找到与你工作线索相关的同事,这些同事都是与你工作紧密相关的,要学会找到他们,并与他们产生联系。

有时候,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都是从一条线索出发,然后不断牵扯出相关的人和事,再不断地推进事情的解决。

在大公司里水特深,你不可能站起来哄一声,那个谁谁谁,你来处理一下这个事情吧。

往往是,你站起来后,看到茫茫一片的工位,大家都挺忙的,但你不知道应该找谁来协助你的问题。

所以进入大公司后,首先就要搞清楚与你工作相关的同事,这条工作链往往关联了很多人和事,你需要先去挖掘、问清楚。

这到后面,是有利于你的工作的,也会让你从被动变为主动。

八、你boss的运势,就是你的运势

学过经营管理的朋友应该听过阿米巴,在大公司里,会把不同场景的不同需求,按照职能群/职能/员工,这样来划分。

每一个职能,就相当于一个小公司,里面的经理就是小公司里的boss。

这些经理对结果负责,他们有申请分配资源的权力,例如要人,要钱,要事等。

多个职能,共同在一个平台下面孵化成长,去解决公司的痛点。

职能之间,又能相互协助,一起对大目标负责。

经理对结果负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个职能做得好,大家happy,分奖金;做得不好,分分钟走人都不是没可能的,等于创业失败。

好好辅助你的boss,他好你才能好,他要是走了,这个职能也差不多要解散了。

所以说,不要看经理拿的工资高,其实他们是风险高,所以才收入高。

经理层一般是管理层,对整个团队的总体产出价值负责;执行层一般只对单点产出负责。

不要觉得你boss让你做点事就烦,你不单止要做,还要超额完成,让职能有更多的价值。

我就见过不少,经理之间的竞争,此消彼长。

竞争关系的经理,一旦其中一个上位了,另外一个职能就惨了,基本面临重组的风险。

辅助你的boss上位,相对来说,你以后混的空间也可以大一些。

九、三更要你走,不会留到五更

一般来说,大公司对市场要更加敏感,通常都会有一个专门的观察部门,来观察同行、市场、外部环境、内部环境···

然后根据这些信息,作出战略调整的建议。

例如这次疫情影响,公司这边一季度其实亏损了不少钱,龙头企业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那些规模更小的企业了,生死线上挣扎罢了。

虽然公司还没到生死挣扎,但这次疫情也给了足够多的警示,要保留现金流、节省成本,熬过寒冬。

对于公司来说,最大的成本应该就是人工成本了,所以裁员也在公司这边进行,而且裁员力度前所未有。

不是战略需求,不是紧急需求基本都关停了,部门该遣散的遣散,员工该赔偿的赔偿。

让部分员工离开,有多急迫?

往往早上通知你,公司内部在进行架构重组,没有你的位置了。

然后,不用等到第二天,你的权限几乎都被回收了,交接也不用怎么做,因为也没人对接。

在公司的角度,其实也无可厚非,公司要活着,让一部分员工离开,也是对留下的员工负责。

好在公司的流程规章都还算规范,不会说故意克扣赔偿,该赔偿的钱只会多,不会少。

很多事情都是会有征兆的,留意这些征兆并提前做好准备,这是过冬必备的意识。

十、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

说了这么多,也许你心里会有一个疑问,那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

其实,真的无所谓好与坏,最关键的是你需要。

在你没有眼界和视野的时候,去大公司训练你的专业能力,开拓视野,打开自己的职业感是非常重要。

没经历过大公司的人,我认为职业生涯是缺失的。

无论你在小公司做得多风生水起,你还是没见过真正的高峰长什么样的,内心自然会缺乏很多地图和方向。

在大公司里做事,教你的都是正路打法,这些做事方法会影响你一辈子,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而小公司做事,则会多一些偏门野招,也无所谓对错了,也许创新需要的就是这些试错精神。

如果你的专业能力不错了,那么在一些合适的有潜力的平台发展,你的成就感会更大。

以上,就是这几年,在大公司的经历给我的一些感悟,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启发。

Hans在路上

相关文章

  • 这几年,大公司教会我的道道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N6SUSPTZ6lw-S_bIUITEg 这几...

  • 道道道道道,我只求我道

    道生一,一生万。 一为本,万为形。犹根生茎,茎生枝,枝生叶,而名之曰树。一即是道根,万则为其柯枝茎叶。立于一而发散...

  • 这几年,工作教会我的那些事

    这是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了,这四年来,在这家小公司,我做着最基本的工作,每天早起、思考着工作如何能做的更好,刚参加工作...

  • 道道道

    最近家里装修,所有家具定制。 我是造价师,又经手过装修项目,因此这些家具单位我能轻松寻到工程价也能付钱让他们直接做...

  • 道道道

    《圣‌经》中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对于无‌法写入史‌册的普通人,道是什么?道是人生的本质,每个人...

  • 长生馆 第七章 道道道道道道道

    目 录|河伯与共工 上一章|长生馆(6)黄泉的真像 扶风城北近郊有一小镇平安,镇上有间客栈名为长生馆。菜品新奇,食...

  • 开学啦

    这届老师们也是辛苦,昨晚下达道道指令。 家长们立即执行,从网盘下载,再向我等执行人员布置任务,教会操作。 配合作业...

  • 我这十几年

    入职十几年了,一度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课了,对自己上的课也越来越不满意也越来越没有自信了。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凭着...

  • 摘自《这世界教会我的事》

    或许这世间的美好, 都是岁月的恩赐。

  • 摘自《这世界教会我的事》

    他们说希望能在最美好的日子里遇到那个对的你,可是我觉得只有遇到你才是我最美好的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几年,大公司教会我的道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ft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