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参与「2020高考同题征文」比赛,选题为全国I卷
《愿得一伯乐,桃园斩黄鸡》
看到这个题目的你们,是否想起了高山流水的那一段佳话,是否想起了桃园三结义的冲天豪气,是否想起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遗憾?或许你们还能想得更远更透彻,但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些耳熟能详的典故所带给我们的道理。
我想说的是:若有幸遇见你人生中的伯乐,一定要想方设法抓住他,要像抓住吊命仙草一样不惜代价。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就是两个字——坚持。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黑暗,都要咬紧牙关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因为只有做到了坚持,才可能让我们碰见机会;因为只有把握机会,才可能让我们遇见伯乐。先把握机会,才能遇见伯乐——这似乎顺序颠倒了。但,实际上则不然。
一个钢琴家,每天坚持练琴,勤勤恳恳,日复一日。他想要闻名于世,便需要参加含金量足够高的比赛取得好名次,这是他需要把握的机会。而比赛同样优秀的人也会有不少,想要获得更好的资源,这时便需要伯乐的相助了。而让你的伯乐关注你,或者是遇见你,你要做的就是主动出击——也就是我们说的抓住机会。
没错,机会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它可大可小,可明显亦可伪装。而真正想遇见伯乐的千里马,绝不会让每一个细节落空。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看到这个故事,我不禁为齐桓公的博大胸怀点赞,但令我为之灵魂悸动的,还是鲍叔的举荐之功。
在我眼里,他不仅仅是对刺杀过自己主公的管仲有着举荐之功,更是在这样一个胆大妄为的决定下赢得了伯乐之名。面对一个才华远胜自己的能臣,其心做到了坦荡无妒忌;面对自己的王,推荐一个曾经刺杀于他的白丁,其胆色过人,做到了不卑不亢无惧怕。
这样的好伯乐,若不赶快斩鸡头烧黄纸结为异性兄弟,怎对得起他的所作所为呢?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这深刻的反映出了管仲的真正实力,可也侧面衬托出了鲍叔的眼光之高啊!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确实,若不是鲍叔这一关键的“无理手”,或许管仲也不会名扬天下,齐桓公更不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我想,若无鲍叔,管仲大概也会同三顾茅庐前的卧龙孔明一样名声在外,但“鞠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与诸侯”吧。
伯乐的重要性,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着实羡慕得紧哇。
但是,我也知道,我并无管仲之才,现在也并无乱世可治,更是少有鲍叔之流可遇见。
所以,我也只求不仅在此国考中,还是在漫漫人生路,能够把握住一次次机会,争取为成就更好的人生而不断努力,不断奋斗。
或许只有做到比今天更好,明天才可能遇到属于我的伯乐吧!到了那时,我定会与他开怀畅饮,大笑道:愿得一伯乐,情谊比天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