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家论友之道

儒家论友之道

作者: AmeliYV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1:23 被阅读0次

“友”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朋友了。那么既然友对人们这么重要,我们又该怎样遇到真正的“友”呢?

遇到“最好”,来提升自己。

天底下的人都可以来当做朋友,那该如何选择呢?“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这是说到的“益”和“损”就是在说有两种友,益者当然是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而损者,就很容易把我们带坏,我们在选择朋友时,要寻求拥有“仁德”和“美德”的人,人们自己要是想要得到君子这样的人的欣赏,就要先做好自己,当两人的美德都释放出来并且相互吸引时,那两个拥有“德”的人就这要成为了友,在选择朋友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提升自己。

如何相处,就有怎样的友谊。

交友时,每个人最看重的就是对方的忠诚,对待朋友,就要互相坦诚相待,互相取长补短,这样在友谊的过程中才有意义,在《先秦儒家论朋友之道》中怎讲过,对朋友要尽“忠”“恕”之道。“忠”,字面意思就是说:忠诚,忠心…… “孔子曰:‘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然!”就是说说了就要做到,做到了必定有结果,但如果只管诺言,不管是非黑白的话,就是小人的行为了,因为君子根本就不会做伤害道德的事情。这就是说,只要是君子,他答应了的事情肯定会做到,如果她没有答应的话,那么就证明他要分清是非黑白,因为君子是不可能做不好的事情的。

绝交是一种现象。

绝交在现在的社会中普遍都是比较常见的,在古代也是有这样的案例的,比如《割席断交》如果当一个人背叛了他的朋友,或者对朋友做出伤害他的事情时,这种友谊倒不如远离,但绝对不是反目为仇,这种反目为仇,到最后只会伤害到自己,不是别人。其实我们倘若之间出现了不和,我们第一个办法应该就是让不和自然消亡,如果实在不行那么就自动的远离朋友,但绝对不是把朋友拉到身边跟他说,咱们绝交吧,因为这样很容易就会让昔日相处甚好的朋友在一日之下变为仇人,在老朋友的情分上,我们是不可以再去伤害到别人的,如果对方真的有才华,我们可以既往不咎之前的一切事情来帮助对方,就像华歆与管宁那样,两人绝交之后,华歆依然会把当官的位置让给管宁,这其实就是因为当初他们交友甚好而了解对方,知道对方是一个人才,并且没有出于任何目的。

友谊的基础是美德,选择朋友时,我们给他的准则也首先是要有德,当我们自己身上首先亮出光芒时,那么具有仁德的朋友自然会被我们吸引来,从而互相帮助,互相成就。

相关文章

  • 儒家论友之道

    “友”观念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从起兴至今流传不衰。先秦儒家的交友之道内容非常丰富。 在西周时期,友仅是指有血缘关系...

  • 儒家论友之道

    “友”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朋友了。那么既然友对人们这么重要,我们又...

  • 儒家论友之道

    “友”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朋友了。那么既然友对人们这么重要,我们又...

  • 儒家论友

    论起儒家,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儒家论友精彩片段。儒家对交友是有深厚的理解,儒家论友主线为 怎样才能成为朋友?如何选择...

  • 儒家论“友”

    “友谊”二字在中华历史的悠久长河中生生不息有几千年之久。是什么使友谊长存?是什么使友谊永恒?是什么使友谊如此重要?...

  • 论儒家交友之道

    今天我们来谈谈儒家的交友之道,儒家的友是怎么说的呢,我们先来看看有的历史吧。 友其实早在西周时就出现了,但当时这个...

  • 先秦儒家论“友”

    “友”的观念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但在儒家时期,“友”的观念从“只能跟有血缘的人交友”变成“志同道合之人就可交友...

  • 论“友”之道

    从古至今,“友”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事物,他促使了人们成长,见证了人类的发展,也使人们多数时刻可以理性的思考问题,这...

  • 论“友”之道

    友的历史可谓是很长了,它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我觉得,“友”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几乎每个人都对他有着不同...

  • 先秦儒家论朋友之道

    遇到挚友时总喜欢小酌几杯。当今社会,特别是针对男子而言,出现了“酒肉兄弟”这个词。酒肉穿肠过,什么政治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论友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it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