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异史氏曰】活用典故

【异史氏曰】活用典故

作者: 凌宗伟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05:14 被阅读0次
【异史氏曰】活用典故

在网上看到关于“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通假字”的解释,有意思,分享一下:1、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 2、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 3、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异史氏曰】活用典故

异史氏曰,服!神逻辑,也是逻辑。有理有据……想起今天许多名人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颂扬活着的名人的例子为什么不在少数也是有理由的。“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妙哉!古人能纷纷效仿“积非成真”,今日名人何尝不能使用“通假典”“通假词”“通假语”呢?“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以此推之,用颂扬死人的句子,颂扬活人,也不能算错,应属于正常的语言发展现象。再说,修辞上不是有“活用典故”之说吗?想起了当初我问如何定义“苏派教育”,一先生的回应是,“喊喊,就会被认同,就有‘苏派教育’了”。所以,以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为活人歌功颂德只要不断有人效仿,就是再恰当不过滴,被颂扬的都不计较,我等闲人还计较个毛?今天要的就是只谈理由,不谈理性。

友人贴来一个段子:清代过路人《何典》序言曰“其言则鬼话也,其人则鬼名也,其事实则不离乎开鬼心,扮鬼脸,怀鬼胎,钓鬼火,抢鬼饭,钉鬼门,做鬼戏,搭鬼棚,上鬼当,登鬼箓,真可称一步一个鬼矣。此不典而典者也”。

相关文章

  • 【异史氏曰】活用典故

    在网上看到关于“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

  • 《异史氏曰》之缀典

    蒲松龄是学者型作家,喜欢在故事结束之“异史氏曰”中,逞才肆笔,成得意文章。 194篇《异史氏曰》精彩纷呈,下面单就...

  • 【异史氏曰】覆水难收

    昨天应邀听一班老师谈自己的“教学主张”,尽管我认为每个人的教学行为总是受自己有意无意的主张左右与支配的,但真要表述...

  • 【异史氏曰】风大

    常见名师提醒人关注他的著作,有的还自称自己的书是某个方面的经典的,更有称元典的。想起哲学家武迪·艾伦的名句:“自己...

  • 【异史氏曰】如图

    《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的作者说,“学生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但如今,所有学生都在学习的却是,如何...

  • 【异史氏曰】难

    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说,“一个成人要完全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喜恶的缘由一一即理解自我心理,已经十分...

  • 【异史氏曰】麾下

    昨晚睡觉前看到群里一张截屏,某大佬以“手上”自居的,于是,呵呵。所以,我总是提醒自己,遣词造句,拿不准的,还是翻翻...

  • 【异史氏曰】冷血

    昨天又看朋友发来的到著名教育家为溧阳一孩子跳楼,教育局出来说学校与老师没有错叫好的帖子。前两天我就说过,作为教育主...

  • 【异史氏曰】大度

    有一位老师留言:听一位老师讲课,感动得眼含泪水,所有照片不让拍,讲保护学生隐私,讲是会讲,但脸无表情,谁知真假。我...

  • 【异史氏曰】养猪

    汉宝德在《设计型思考》中说:“在教育上,设法发展出可以度量的评估方法,是教育界应该努力的目标,不应该只是在玩文字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异史氏曰】活用典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jo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