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千帆,抵不过岁月流年。繁华落尽,伤不起光阴似剑。再一次来到东流古镇,已时隔4年。
日历回翻到2017年7月30日。正是酷暑难耐,烈日当头,骄阳似火的时节。我和娘子激情澎湃,无惧高温,骑行到千年古镇东流老街。
观东流双塔,逛残墙老街,瞻陶公祠庙。兴致勃勃,记忆犹新。
4年后的2021年5月9日,我和娘子一觉睡到自然醒,骑车轮渡,风和日丽。对着青天白日,我一阵逆光狃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浮光跃金似玫瑰。放大了看,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特效,意外收获,也不知什么光学原理,倍感惊奇。
沿着206国道一路向南,再一次来到东流古镇。
因往返东流尚不到100公里。因此,我们并不急于赶路。见到好的风景就下车看看,取景拍照,乐此不疲。
成熟的油菜,芳菲尽失,菜子丰实。饱满的小麦,丰收在望,静待收割。莲荷才露尖尖角,稻田秧苗初绿意。禾如翡翠水如镜,青山绿水白鹭飞。
多么美丽的风景,多么迷人的画卷!这对于离乡进城三十多年的我,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我每次停车拍照,都让娘子先行,再赶再追。每次超越,都要在前方适当的距离等候。
“看看那对老夫妻,人家老伴坐在后面多舒服,多幸福呀。”
一辆三轮摩托突突而过。娘子吃力的蹬车爬坡。
“要说舒服,那我们还不如二师兄呢,站在上面不用骑车 。”
一辆满载大肥猪的货车呼啸而过。
“哈哈哈!你也上去呀。”
“呵呵,它们还能快活几时?怎知前方的屠宰场正磨刀霍霍呢。”
说说笑笑,走走停停。不到12点就到东流老街了。
与4年前相比,老街变了。大路口建起了高大庄严的石牌坊。老街路面重铺了花岗石板。大部分古建筑进行了修善。
几幢祠堂模样的古建筑,纷纷办起了各种工作室。书法、绘画、摄影、展览等基地应运而生。
老街依旧没什么商业人气。冷冷清清,古香古色,正是艺术创作的最佳选择。
自幼习画的娘子,兴致勃勃,陶醉其中。街头巷尾,来回穿梭。观画展,百看不厌;拍古迹,乐此不疲。
古巷幽径,我和娘子推着车,漫步古街,寻找4年前的足迹。
“就这里,就是这里:看这青石门坎、木板门、砖柱。还有门牌,6号!铁定无误了。”
我兴奋不已。
“可门前的窨井,门头的二楼、和邻家的白瓷砖在哪呢?”
娘子疑惑不解,询问当地居民才知,道路改建时窨井没了,邻家重建时白瓷砖没了,二楼早就坍塌了。
一切都应证,打消了娘子的疑虑。就此无疑。拍照比对,重温4年前的美好记忆。
因高温酷暑,口干舌燥,饮用水消耗量巨大。携带的4升水,单程就捉襟见肘了。只好进面馆吃碗牛肉面,意在续满杯中之水。
到达陶公祠,娘子体力透支,略显疲乏。我拉上吊床,让妻休息一会,吃点水果,恢复体力。
近15时,不得不踏上返程。
由于要赶17时30分的渡轮(末班18时,打点提前量),娘子一路狂奔,40多公里的路程,中途只休息补水一次。
由于要赶17时30分的渡轮(末班18时,打点提前量),娘子一路狂奔,40多公里的路程,中途只休息补水一次。诗云:
江南骑行,无惧高温。
风和日丽,浮光跃金。
烈日炙烤,地笼汗蒸。
老街幽巷,乐此不疲。
虽然只是五月上旬,但今天的阳光,一点也不亚于七八月份的骄阳似火。阳光直射的一侧,隔着骑行服都有一种明显的灼烫感。娘子今天的表现,大大出乎我的预料,真心不错。
准时登上渡轮,不到18时,我们到家了。全程93公里。特赋诗为念。
《东流怀古》
浮光跃金映古城,
一桥横江千帆竟。
陶公归隐辞县令,
浩然正气满乾坤。
弹指一挥四年已,
东流老街叹古今。
江南骑行芳菲尽,
骄阳炙烤地笼蒸。
李国平
2021.5.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