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家庭买保险,怎样才能防被坑
选保易
作为家庭年收入在10万到30万之间的工薪家庭一员,我和大家一样生活在三四线小县城,能见到的保险公司是这老五家:国寿、平安、太保、新华、泰康。这些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常用的推销方式想必大家很熟悉:一、谁家生了宝宝,一次次提着礼物上门游说给孩子买保险,我们无法招架这种热情,最后一份人情保单达成,花了1万多给孩子买了一份分红型寿险,以为孩子的教育金、婚嫁金、养老金就全都有了;二、保险公司组织各种送礼物吃饭的现场活动,在主持人声情并茂的宣传中,投入几万甚至10万以上买了各种理财型保险产品。我并不否认理财型保险产品的功能,只是年收入有限的工薪家庭原本花在保险产品的钱就是有限的,如果把有限的钱先配置了理财型保险产品,往往就没有更多的钱去配置意外险、重疾险等基础保障保险。而一旦真的风险发生的时候,我们虽然花了很多钱买保险,却完全发挥不了风险转移的功能,所以才让我们觉得买保险是上当受骗了。实际上每一种保险产品都是保监会审定的,都有它特定的功能,我们上当受骗是因为我们稀里糊涂的选择了并不适合我们家庭的保险产品。
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保险选购五先五后的基本原则,紧抓买保险就是买保障的核心,我们就能躲开保险配置中的各种陷阱,为家庭配置合理的保险方案。我们以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在购买保险时如何运用投保的五先五后的原则为自己设置适当的保险方案。
刘先生与爱人朱小姐已结婚四年,刘先生今年33岁,朱小姐30岁,有一个女儿刚刚满月。刘先生是一家IT公司的部门主管,年薪20万元,公司有社保,并给员工上了每人10万元的团体意外保险,其中意外医疗1万元。朱小姐在一家国有银行做职员,年收入5万元左右,只有社保。女儿有基础的社保,但是没有其他商业保险。两人目前有80万元房贷要在20年内还清,房主是刘先生;赡养老人方面,每月固定给双方老人生活费1000元,计划在两年内购买一辆10万元左右的汽车;家庭其他支出每月总共4000元左右。两人以前对保险了解较少,现在意识到保险正是自己担心的问题,但不知该怎么规划,所以向专家请教。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投保的五先五后原则。
一、先满足保险规划、后考虑保险产品
我们接触到的保险公司代理人向我们介绍保险时,更加侧重于强调保险公司有多么大,保险产品有多好,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工薪家庭收入有限,总保费支出也有限,如果有一个人买了不合适的保险,就会占用保费预算,导致整个家庭没有足够的钱为所有人配置意外险、重疾险等基础保障。所以投保时首先应做一个整体的保险规划,考虑为哪些人投保,谁先谁后,投保时选哪些险种,要买多少的保额需要多少钱,如果投保人自己心中有个大致的整体计划与安排,才可能避免陷入人情保单和冲动投保的坑。
二、先保大人,后保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安全保障,父母健康平安,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去抚养孩子长大,支付孩子的各种衣食住行、补课培优、休闲娱乐等各项费用,连孩子的保费支出也是父母支付的,所以应该为父母配足足额的保障。而一家之主在家庭经济中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所以保额和保费都应占最大的比例。
所以刘先生家庭的基础性保障性保险配置顺序是:
]1、刘先生(保费和保额占最大比例)、2、朱女士、3、女儿。
三、先满足保障需求、后考虑投资需求
按照保险配置的顺序,我们做的保险规划应该先满足重点配置保障性保险:意外险(意外、意外医疗)、健康险(住院医疗、重疾险)、寿险。
在保费支出有限的情况下,显然要先满足保障性保险。如果工薪家庭在保障性保险没有配足的情况下,就去买了理财型保险,那就如同驾驶一辆装饰奢华却毫无安全设施的车辆一样,表面看起来很美,在风险来临时,却毫无抵御之力。
在重点配置的基础性保障保险都已经配置齐全的情况下,才是考虑辅助配置的时候,可以适当补充一部分理财型保险。理财型保险: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从保障责任范围来看往往以两全险或年金险的形式出现。
所以刘先生家庭的基础性保障性保险可以确定如下:
刘先生: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寿险。
朱女士: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寿险。
女儿: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
如果刘先生家庭三口人都已配置齐全基础性保障,还有保费预算而且属于稳健型投资风格,这时才可以选择考虑是否购买理财型保险去补充子女的教育金和夫妇两人的养老金。
反面投保案例:
家庭年总收入15万元的王先生一家三口,为6个月大的儿子投保年交2万10年交的年金险。
评析:没有做规划、违反先大人后小孩原则,三人没有任何基础保障,小孩的年金险属于理财型保险,违反先保障后投资原则,年总收入15万情况下保费支出达到2万,可能影响家庭正常的消费和储蓄。
四、先满足保额需求、后考虑保费支出
(一)确定保额
意外险和寿险中的总寿险保额应该至少是个人收入的10倍,其中重疾险保额按个人收入的3-5倍考虑,在保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准备30-50万(考虑到医疗费用的增长)、医疗险的保额在有社保报销的情况下一般100万就已足够。
所以刘先生家庭的基础性保障性保险的保额可以确定如下:
说明:此案例中刘先生和朱女士年收入是25万,也就是说两人总寿险保额至少为250万,因为他们还有80万的房贷负债,所以夫妇两人总的寿险保额是25万*10+80万=330万,所以表格中刘先生意外险和寿险总保额达到250万,朱女士达到100万,共350万刚刚满足330万的寿险保额。
(二)计算保费
考虑保险保费时,要把它纳入作为家庭理财整体占比中,按照标准普尔家庭资产分配图,我们将可支配收入分为四个部分:
1、短期内要花的钱,占比10%
要点:3—6个月的生活费
2、保命的钱,占比20%
要点:意外险、健康险、寿险,专款专用、以小搏大,解决家庭突发情况的大开支。
3、生钱的钱,占比30%
要点:重在收益,有一定风险的投资。
4、保本升值的钱,占比40%
要点:养老金、子女教育金等,注重本金安全,收益稳定,持续成长。形式有储蓄、债券、分红保险。
我们需要进行家庭财务分析,先计算出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具体计算方法见下表:
刘先生家庭保费计算:
1、基础保障性保险保费(保命的钱)118000*20%=23600元。
2、理财型保险(保本升值的钱)
如果刘先生认同理财型保险的保本保值的功能并且更偏重稳健型投资风格,那么在配置了基础性保障性保险之后也可以在40%的保本保值的钱(118000*40%=47200元)里面安排一部分理财型保险作为自己的养老金、子女教育金。
小结一下,我们要在23600元的保费支出范围内,为刘先生、朱女士和女儿配置完整的基础性保障保险。经过我的精心挑选比较,我为刘先生家庭设计出了这样一份家庭保险方案。
五、先满足人身,后满足财产
俗话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只要我们人本身健康平安,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但是在投保的时候,我们都愿意为我们的爱车投几千甚至上万元的保险,但对我们自己,却可能没有购买保险。
过去我们没有为自己和家人投保可能是因为担心上当受骗,那么在了解了家庭投保的原则之后,相信我们都会明白,我们的生命比汽车更贵,我们真的应该给家庭制定一个完整的保险方案了。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选保易”,添加我的私人微信:jypidl,得到更多保险资讯,为您定制家庭保险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