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继“30天读10本书”挑战成功后,云悦读的小伙伴们意犹未尽。泛读让我们了解了自己的潜力,一个月,完全靠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居然可以读完10 本书;同时,也让我们觉得很多地方没有读透。
于是,“21天精读3本书”的计划简直就是与“30天读10本书”的完美对接。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这次的精读。面对六个精读组,故事组、育儿组、时间管理组、写作组、心理学组、理财组,从自己最想提升的角度我选择了写作组。
抱团前行,才能走得远
非洲有句谚语: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读书学习这件事上,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有道理。抱团前行,让我们有超乎自己想象的耐力与动力。
我们小组成员有六个人,其中一人的头像是“不想输,就别懒”,我觉得平常人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懒,所以我每次看到这六个字就会提醒自己,别偷懒。
一起结伴前行,你掉队了,会有同伴提醒你,鼓励你,这些恰恰是可以不知不觉间抵御你的懈怠,跟着大部队,继续前进。
组团精读,提升更有针对性
我们写作组成员有六个人,组长Sarah王会每天布置作业,明确需要读的范围,提出问题让人思考感悟。这就意味着她要比我们组员提早读,并加以理解分析,引出触发点。每天组长还会点评和催同学作业。小合是我们的督导员,她会巡视六个组,统计作业,不时小鞭子抽抽想偷懒的我们。所以组长和小合是付出最多,最辛苦的人。也因为有她们,我们可以按计划如期完成作业。
写作精读,确立了三本共读书目,《成为作家》、《登天的感觉》、《文心》。在一次次作业中,我看到了小伙伴的不同风格:Sarah王的凝练,影子的踏实,沐阳的深刻,兔子的勤勉,倾听的客观。在小伙伴互相点评中,我看到了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让人在探讨中豁然开朗。
我记得有次作业组长布置的作业是:运用书中“新鲜的眼光看世界”的方法,描述你生活中的一件事或一个人。
每个人为了写这个作业,刻意用新鲜的眼光看世界,于是发现人、物、事都变得不同了,充满趣味。我还为这写了两份作业,真的觉得多观察、多用新角度观察,可以让人有丰富的感受,言之有物,不知不觉间提高写作能力。
“一个娇生惯养的女孩,因为对金钱的态度,差点毁了她的丈夫”。以此为中心,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写两三段话。这个作业我们五个同学不由自主都把娇生惯养的女孩的丈夫给写毁掉了,在唯一清醒的倾听同学提醒后,我们还一致感觉“毁了那个丈夫”才过瘾。而今回想起来,乐趣多多。
学无止境,勇登天梯
通过每周一本书的精读,让我明白,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成为作家》让我懂得信念排首位,你首先得有写作的愿望和成为作家的信心。你还得有坚持不懈地练习,足够的积累才能激发你的潜意识,跨越成为作家的临界点。
《登天的感觉》虽然是一本心理咨询知识普及书,但是让我学到了理智、客观看待事物,该以何种态度对人对事。好几个案例,让我领悟到,你面对困境时需要看清自己的初心。
《文心》是两位泰斗级教育家写的关于如何读和写的书,却完全不同于教科书,在活泼的情景中自然引出话题,在看故事中,学会读与写。这本书,也是小伙伴们觉得还需要进一步精读的好书,知识点丰富,寓教于乐,若能学透,读与写的能力的提升空间不可估量。
21天精读的意义,给我的感悟是,当你潜下心来,从不同的切入点来读同一本书,你的收获是巨大的。在这节奏快到让人浮躁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慢下来,以空杯的状态来细细读一本书,从品书的过程中品味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