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记

作者: 松清听雨 | 来源:发表于2017-06-03 14:30 被阅读0次

                       一,鲁迅的经济帐

鲁迅为什么能成为鲁迅,中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什么能诞生出鲁迅这样的一代文宗?原因很多。

今天偶尔读到一篇文章,介绍了鲁迅的经济状况。鲁迅的固定月薪是三百大洋,加上其他收入如稿费、讲课费、版税等非固定收入一百多块大洋,鲁迅的月收入基本上在四百大洋左右。四百大洋兑换成当下的人民币相当于多少呢?文章介绍,跟据购买力的相对比,一块大洋相当于当下的三百元人民币。按此计算,鲁迅的月收入在十二万元左右。年收入在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万元左右。这个估值,还是比较客观的。文章还介绍,鲁迅当吋在上海买了一套四合院,只花去他十个月的收入。

经济是基础:,这可不是说着玩的。我也奇怪,已经有了这般的经济待遇,鲁大夫子为什么还不满足,还:动不动就横眉冷对?动不动就不把政府、不把领导放在眼里?就不怕有人停发他的工资?这放在当下说不通啊。

                       二,现在的生活不算差

这篇文章在介绍鲁迅经济状况的同吋,也介绍了当吋的社会总体收入。

文章以一九三五年的广州为例。当时,广州一套八十平方米的房子售价为一万一千大洋。是时,在广州,市政府的一个局长月薪为四百元,下一级官员为一百四十元;一个私立中学校长的月薪为二百元,中学教员为一百六十元;广大劳动阶级如产业工人、酒家女招待、商店柜员等的月薪在五十元左右。据此推算,如要靠薪水买房,一个市府下属的局长需二十七个月,下级官员需七十八个月;一个私立中学校长需五十五个月,教员需六十八个月;而一般劳动阶级,则需二百一十五个月,即十八年。

看完上述介绍,我的心里平和多了。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方知道:原来我们的生活,比起民国吋期,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相关文章

  • 偶读记

    一,鲁迅的经济帐 鲁迅为什么能成为鲁迅,中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什么能诞生出鲁迅这样的一代文...

  • 而此三事,将终身以之

    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

  • 夜 读 偶 记

    说到贾思勰,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但要说起《齐民要术》,知道的人也许会多一些,但恐怕也多不到哪里去,因为它毕竟...

  • 向北记

    (向北记之题记)一天,愈是观己,愈故远行。中华之大,中原为家,无偶之度,有伴而驻。不方之地境,向北为记。似为读,...

  • 戏说欧阳修

    戏说欧阳修 一代文宗欧阳修为我乡先贤,道貌盎然,学问俨然。一日偶读欧公轶事,读之捧腹,戏录记之,一乐。 ...

  • 癸酉本红楼梦

    偶得知有吴氏石头记一书,听说文笔稀烂,但高度暗合前文,于是淘了一本来读。 书面题《癸酉本石头记》小字“典藏版”“后...

  • 偶·记

    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揉松脸,抚平心,望窗外云卷云舒,怜无双翼,遁迹千里之外,杳然无踪。

  • 偶读

  • 偶读

    夜诵太白诗,心中久难复。 子美言无敌,岂有衅敌乎? 流文脑海潀,刻诗胸壑纵。 辗转万千回,豪气意尚浓。

  • 偶读

    瑟瑟竹枝瑟瑟风,柴门庭户柴火冬。 短桥明灭巢云瘦,胡笳缥缈愧月浓。 多闻草莽戕粉黛,几曾红袖累英雄? 转头亟亟皆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偶读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ap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