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老荒集》里孙犁的原生家庭

《老荒集》里孙犁的原生家庭

作者: 想想1216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18:51 被阅读1次
《老荒集》里孙犁的原生家庭
《老荒集》里孙犁的原生家庭

《老荒集》没有后记。书末是两篇附录,附录前收录的是四章函稿,最后一函是致韩金星,落款时间是1984年4月30日。步入古稀之年的孙犁鼓励韩金星说:"青年人在写作上,不要单打一,要多面手,什么形式都可尝试,以后再看发展,偏重一个方面。"

还有给韩映山和贾平凹的函。对韩是友朋倾心,对贾是信笔直书,从中可窥到孙犁对当时文坛风气的敏锐洞悉。他的不屑同流已显端倪。

这套耕堂文录的十册书中,每集插页里都有几副孙犁的照片,不苟言笑的居多。独这集的这张笑的彻底,像个孩子,开心的神情富有感染力。这和他1983年前后写的文章相得益彰,字里行间富有希望,充分显示了他的文学魅力。

以《芸斋小说》5篇为例。

《葛覃》写一位最后落户在白洋淀潜心当村小学教员的老战友,扎根于白洋淀甘心默寂终老。孙犁点评曰:人生于必然王国之中,身不由已,乃托之于命运….个人之命运,必与国家、民族相关联…

《春天的风》写一位二十七岁的女孩子来拜访"我",问我"还需不需要写作","因为我看到周围的人,他们的生活、思想、感情,都不是那么高尚,他们都很自私。我想,不值得我去写。”女孩子是从九岁就有这心病了,她九岁是在1966年。"我"以自己患病经历开导了她,"我们生活在现实中间,应该为它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孙犁点评曰:…余或可成为业余脑系科大夫欤!

《一九七六年》写"老赵"在这一年的经历,夹以十年里的遭遇记忆,被侮辱,被自杀,被灵魂沉落,及从这一年灵魂又开始复苏。孙犁点评曰:温不增华,寒不改叶,此非常人所能也…..利动春露,害重冬霜。

《小D》写一位经历三个时期的清洁工走马上任中层干部,威风十足,心毒手狠,然后,被另一头头霸占了老婆,结果,他吞安眠药自杀了。孙犁点评日:小人得志,不可一世。证之小D,信不诬矣。

那些时代一起有着非常人生之路的孙犁,为什么就不曾振臂激昂狂热逢迎声嘶力竭歇斯底里过呢?他不关心个人前途吗?不是罢,他知道个人命运是和国家命运密切关联的。他不热衷上进吗?不是罢,他以文学才能投身于生活鼓励青年为国家做有益的工作。可,观其经历和作品,分明又和一些东西隔隔不融嘛!

孙犁说自己不喜物质不喜弄权只喜读书写作是因为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我看了他的《父亲的记忆》倒是觉着他对自己评价挺准,他的"自我"从小就发育得好,所以长大后才能无欲则刚。

孙犁父亲是东家的掌柜,等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对独子孙犁很疼惜,不让种地,不让学生意,尽力培养读书,喜好读什么书做什么事顺其自然(反正老子饿不着你)。我想,童年不缺爱,在原生家庭得到了足够安全感的孙犁,先天自我的发育良好,后期的经历,是让他走出了本我,走向了超我。孙犁,始终没迷失过。

相关文章

  • 《老荒集》里孙犁的原生家庭

    《老荒集》没有后记。书末是两篇附录,附录前收录的是四章函稿,最后一函是致韩金星,落款时间是1984年4月30日。步...

  • 孙犁故居复建轶事

    孙犁故居复建轶事 安平 王彦博 孙犁故居,依孙犁先生的文章记录,是孙犁父母今年买砖瓦、明年买檩条,...

  • 孙犁《远道集》里的三篇好散文

    《牲口的故事》写了牲口在不同时期的情况。儿时家里的牲口,山地里的牲口,抗战时期自己与毛驴队的经历和回乡看到骆驼耕地...

  • 为孙犁的《无为集》捏把汗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出处,文化人都知道,很不少的文化人也常以此标榜自己的学识境界能力水平,让很多没文化的人仰慕。孙...

  • 在远离孙犁的日子里生活

    在远离孙犁的日子里生活 从1913到2014,整整一百零一年,始终没有走近过孙犁,即使他就在离我并不遥远的那个地方...

  • 老犁本名不叫老犁

    老犁1926年生,九年前失了老伴,五年前嫁了孙女,如今一人独居在两间土转房里。 老犁本名中没有犁字,他共有两个名子...

  • 老犁

    老犁 退役后的老犁 经过父亲的精心擦拭 高挂在 雪白的山墙上 象一个骨瘦如柴的汉字 泥土里挥霍的激情 委缩成墨枯的...

  • 老犁

    文/巴 隐 人 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出色的木匠。基于生活的装装舀舀,全村人都靠父亲这双粗糙的大手。如今,父亲老了...

  • 孙犁小说选

    孙犁是我喜欢的作家。最早读他的作品是在语文教材里。

  • 原生家庭老问题

    一切只能怪自己无能,经济基础没有还负债, 命运让你摊上这样一个智障的老妈,带在外面肯定不适应,回家陪着不甘心没有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荒集》里孙犁的原生家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bu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