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赤子溯源而上》读后感——初一学生篇

《赤子溯源而上》读后感——初一学生篇

作者: 浅墨小笺 | 来源:发表于2021-10-05 22:59 被阅读0次

书中的苏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圣地。郑国錩、杨嘉墀、沈善炯,程民德,刘健康......诸多苏州学子的榜样与先驱,使人不禁赞颂着“状元之乡”、“院士之城”的苏州。
仔仔细细地读一本关于苏州院士的书籍,去与院士们一同感受那艰苦却美好的科学之旅,美妙且温和,有趣而愉快。可能你之前会有诸多疑问:那时环境如此下等、差劲,可为何这些院士能学成并奉献?有些院士出国留学,又是如何抵制诱惑,不为所动的,一心要回国再战呢?如此伟大的人,他们的“亲民”时光又是如何?这本书会给你以最有内涵的答案。
首先,院士们都是因刻苦而出类拔萃的。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加努力而取得成功,若无狠心自学,自律,又哪来光明无限?郑国錩院士是发奋苦读,在留学期间,以诚、真、勤、慧打动了赫斯金教授,为细胞生物研究打开了大门,从而在不断奋斗后,取得优异成绩;杨嘉墀在工科班时更是勤工俭学,发奋图强,在刻苦努力与不懈坚持下,以第3名的优秀名次,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跨越了自己生命的又一个里程碑。由此可见,刻苦努力绝对为成功的第一步,除此之外的事,若无努力,顶多是夸夸其谈,豪无意义。
其次,院士们抵制得住诱惑。俗话说”三只兔子不可追”,但对当时的学士而言,“兔子”哪里只有三只呢,许多院士在留学过程中、科研过程中,都被舒适、温柔之乡诱惑过,但正是他们举手说“不”,才克制了人类对美好无法抵御的欲望。郑国錩有着一颗“门多塔湖留不下”的心,杨嘉墀谢绝了外国朋友提供的舒适环境,硬是要回国;程民德放弃了美国舒适的环境,回国付出汗水。若说当时的中国,美国等国家的确是天大的诱惑,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是任何一个学者所渴求的,但一旦选择,心就会被软化,自然无法回国,无法为国效力,中国也无现今一片繁荣昌盛。
但细细品味,这些院士有着既伟大又平凡的爱。他们那一颗颗爱国的心,在有力且深沉的跳动中,为国家作了许多贡献;他们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对国家未来的宏远蓝图,都时刻浮现在他们的生活里。他们都是赤子,并且都已“溯源而上”,留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还有精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院士应为我们青年的榜样!

相关文章

  • 《赤子溯源而上》读后感——初一学生篇

    书中的苏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圣地。郑国錩、杨嘉墀、沈善炯,程民德,刘健康......诸多苏州学子的榜样与先驱,使人不...

  • 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有感

    《朝花夕拾》是新初一学生的必读书,《朝花夕拾》读后感也是新初一学生暑假的必做作业。 这本书,名气很大,但真正看过的...

  • 儿童社会:读《童眸》有感

    作者是:一名初一学生(真名不便透漏) 这篇文章是我辅导的学生写的一篇读后感,暑假刚开始的时候,我给他推荐了几本课外...

  • 之于你

    夜昼反复 未曾隐没你纯粹的声息 我溯源而上 你安静地美丽

  • INNERTHEATER

    写完一篇长长又积极向上的年终总结发布在豆瓣,始终觉得那是虚伪的我自己,maybe这才是真正的总结,溯源而上,遇见更...

  • 简书是想让我当个诗人啊!

    写了四篇读后感,三篇被锁死。一篇写的是《贝多芬传》读后感,一篇是《托尔斯泰》读后感,一篇是《出家》读后感。 以前,...

  • 马思纯:我爱文艺,并非强装

    1. 前几天,马思纯在微博上发了一篇关于张爱玲文章——《第一炉香》的读后感,而张爱玲书迷们说读后感和文章完全不一致...

  •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2

    首先,声明一下,这篇读后感和我上一篇关于同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并不一样,不是上一篇的续集,也不是上一篇的...

  • 家——(初一学生篇)

    “家”,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有小“家”、大“家”,甚至还有四海为“家”,那家到底有什么是值得品味与学习的呢?先谈我的...

  • 名鉴解析:什么是防伪溯源系统

    所谓溯源,有“追本溯源”之意,比喻回首或钩沉往事,探寻本质或源泉。而溯源防伪系统则是指商品使用唯一标识的可追溯号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赤子溯源而上》读后感——初一学生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cf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