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师傅从人民路一直走到四化路,原本计划骑共享单车回去,因为在吃饭时我喝了半杯白酒。我对白酒过敏,加上自己肚子很不舒服,有点想吐。师傅见状决定打的回去,好让我快点回去休息。但是出来之后,一阵风吹过,脑袋瞬间清醒,出来走走消化的更快。肚子里的食物经过一天的堆积尚未得到很好的消化,走一走反而能为肚子减负。
师傅喝酒后,喜欢走一走,散散步,他觉得这非常有意义的。天天吃完就回家也无法入睡,倒不如走走,出出汗,更有利于睡眠。人到中年,睡眠质量就会下降,每天休息都是断断续续的,一夜能醒好几次,每一次再入睡都要等许久。有时候,一等到天亮,再想入睡,虽有困意,但需要起来工作,只待中午午休个半小时。
今天下午要到派出法庭开庭,中午吃完饭已是一点半左右,师傅还打算到县政府西面洗洗车,他有那里的会员卡。我觉得时间可能来不及,这个案件下午两点半开庭,要是耽搁时间太久,会给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是师傅认为来得及,一般派出法庭开庭都要等到双方当事人都到了,才会安排开庭。如果双方来的都比较早,就会组织庭前调解,尽量将矛盾化解开,实在商量不好才会选择开庭。有时庭前协商会持续很晚,开庭已无必要,法院会选择延期审理。
洗完车已经两点多了,从县里到派出法庭大概需要三十分钟,为了能够尽快到达目的地。我开的比较快,县道一般限速六十,但是没有规定那么严格,在前面无人一片空荡荡的情况下,可以开到六十迈以上,这样的速度已经很快了,消耗的时间就会越少。师傅一中午都没休息,趁着我开车前往派出法庭的时间段眯了一会,只不过睡的不是太久。我二十分钟就开到了,到法院门口刚好两点半。
下车后发现法院大门尚未打开,周围也没平常热闹,没有当事人及家属,只有一辆银灰色轿车停在车位里。从车里下来三个人,一个是我们的当事人,另外两个是证人。看来下午庭审比较少,或许就我们一个。这样看来,我们能够今早回去。然而事实上,庭审到了五点二十才开。对方当事人及律师足足迟到了三个小时。按理说,法院可以选择缺席审判,考虑到对方从外地赶过来,法院选择等一会。我、师傅及当事人等的心急如焚,时不时跑到外面与门卫大叔聊天,看到法院的车都开走了,我们还在等,这是最为难受的时刻。每次跟着师傅到派出法庭开庭,我们都要等上一等,有时等当事人,有时等法官,有时等到开庭了,不是中午就是日落西山,今天就日落西山了。
基层法院法官每天太忙了,派出法庭有三到四个法官,他们每个人一天要处理三四个案件,繁重的工作使得他们更乐意选择居中调解。一是案件比较简单,之所以会闹到法院,完全是当事人赌气;二是法院案件繁多,得一个一个的处理,如果哪一个案件能协调好,就会减轻很大的压力,不至于时刻考虑着这一个或那一个的问题。律师们也比较理解基层法官,明白他们身上重任,一般都会积极的劝当事人和解,争取能当面解决。一些不愿意调解的当事人,只能耐心等待法官宣布开庭。
我们从法庭回来已是七点左右,天早已黑了,道路两旁的路灯也开始工作了。师傅打电话给他的同学,想和他们一起喝个闲酒,叙叙话。我专注开车,听从师傅的安排,只要把车开到地方一切事情不用操心。我们在人民路一家老面馆点了几个菜,喝了一瓶四王子蒙古酒,酒过三巡。起身离开,师傅将剩余的东西打包带走,虽然不是他请客,但是他和同学的关系如同手足。师傅也比较质朴,经历过长时间的贫穷,忍受着无数次的饥饿,练就勤俭节约的习惯。
他告诉我今天点的这些菜都是小时候可望而不可即东西。即使有了这些东西,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很难填饱肚子,数量太少,不够大家分的。现在食物充足了,生活好了,师傅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习惯。总是告诫我要好好吃饭,不要浪费。
我们走在路上,谈论着我以后的计划,慢慢的走远,直到在岔路口分开。我们第一次如同父子般谈论着,第一次喝酒后走一走,散散步。
很久很久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散步聊天,每次喝完酒都是依靠着现代化交通工具回家,早已忘记还有慢悠悠前行的脚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