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对某些事情做出之后的判断显而易见。也就是那种后见之明。不仅如此,我们还可能记错自己先前的观点。,我们对将来事物的预见性判断可能出现错误,这种错误与对过去的错误记忆共同产生了后见之明偏差(我早就知道了的现象)。
以下摘取 著作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在大选或股市震荡发生之后,大多数评论员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该是整顿市场的时候了” ,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人们事后诸葛的指出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英国石油公司员工偷工减料,置警告于不顾,而且政府也疏于监察,就像丹麦哲学家、神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所说的那样:“生活正着来活,确实倒着去理解。”
如果这个后见之明偏差深入人心的话,你可能就早已知道这个现象。的确,几乎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实验所得的可信结论看起来都是有些像是常识,当然这都是在你知道结果之后,如果在不知道这个结果之前,你绝对是大跌眼镜的! 我们可以证明一下这个现象。找一组人,告诉其中一半人一个心理学发现。告诉另一半相反的结果,
例如,告诉其中一半人: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无论是择友还是坠入爱河,那些性格与我们不同的人对我们最有吸引力,古语说的好 “异性相吸”。
而再告知另一半人: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无论是自由,还是坠入爱河,那些性格与我们相似的人,我们最有吸引力,古语说的好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先让人们解释这个结论,然后问他们是否对此感到诧异?无论他们被告知的是哪种结论,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能很好的解释自己的那个结论,并且不感到惊讶。
当然我们对有些事情发生过后并没有感觉到惊讶的事情,因为我们对事情的发展预见性产生错误,错误对我们的记忆产生了偏差,所以再发生过后,总是以为以前的事情早就知道了,这些显而易见的早就知道的理论还有很多例子背后的论据比如
眼睛要盯着奖励。 ~ 要埋头苦干。
人多手杂反而碍事。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朽木不可雕。 ~ 活到老学到老。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 三思而后行。。
这种后见之明偏差的例子,你是不是遇到过很多次,当然我遇到过,比如:
1 我再和一个老板打工,而且比较看好老板的未来,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措施离职,当多年以后再次打听到这位老板的消息的时候,他已经是这个行业的大咖,那么我们的心里是不是就会想,我如果一直跟他工作下去,我也就成为了一名大咖!
2 我的身边一位朋友,经常打麻将,现在已经欠账十几万,他对我经常说的话就是早知道就不打麻将了,如果这些钱不打麻将,我都可以买几辆二手洒水车获得财富自由了。不过,至今还没有改变他的坏习惯!
3 这是我身边的一个真实例子,一位有着一岁多的孩子的妈妈,因为家里就自己一个人,因为家里没有菜了,要出去买菜,而且孩子也睡着了就想着把孩子放在摇篮车上睡着,谁也没想到也她回到家看到的是一个已经没有气息得孩子,因为小孩醒来的时候发现母亲没有在身旁,自己哭闹着摸爬滚打的爬出了摇篮车,当孩子掉下来的时候,身体头部刚好扭着脖子,孩子没有这么大的力气翻身,最终没有了气息。 最后听到孩子母亲说的最多的就是 “我要知道就不去了。早知道就抱着你一起去买菜了…… 最终因为自己的忏悔改变了她的人生。一个本来美满幸福的家庭,变成了渺无人烟,没有话语、埋头苦脸的样子,到现在路过她家门口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当然,世界上认为自己本来能够改变事件发生的后果而产生巨大的忏悔又走不出来的人数不胜数,有再感情受挫徘徊不前的人,也有在幼年时期遭受虐待、父母离异而出现在社会上不自信的人……一直是内心里面的一道伤疤。所以我对心理学有非常大的兴趣,我也希望在我能够学到很多知识的时候,帮助那些需要社会需要人们去守护去关爱的人们,现代心理不健康的人太多了,至此把自己锁在自己的世界,不与世界沟通。
我们是活在未来的人,我们所做的事情一定在深思远虑的情况下,如果在做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做最坏的打算,那么这件事发生了也在你的心态承受之内。再有先见之明的情况下,活在未来,成就当下!
健康心理学 : 一个人开心不重要,重要的是身边的一群人都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