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庆余屯村村史历史沿革

庆余屯村村史历史沿革

作者: 周公若愚 | 来源:发表于2020-02-21 21:53 被阅读0次

庆余屯村村史历史沿革

1.地理位置

  庆余屯村地处即墨西端,现即墨区城西18公里, 村北与马家屯村、北郝家屯村、村东与王家小桥村、南郝家屯村、村南与王演庄村、午山村、村西与范沟疃村、赵家屯村相望。村南紧临青银高速公路。村级规划东西主街1条,南北街6条。 村内地势平坦,村庄占地面积 ****平方米,拥有耕地面积***亩,村庄东西宽**米,南北长***米,基本属长方型村庄,景色优美,交通便利。

  2.村庄由来

  本村姓氏: 周姓、王姓、蓝姓、秦姓、刘姓、张姓、郑姓、匡姓等二十几个姓氏。 明永乐二年前后, 村庄大部姓氏从云南乌撒卫移民至山东即墨,后迁徙集聚该村。 一代代村人在此繁衍生息。几百余年来不断发展变迁,直至发展成如今的规模。

  3.隶属体制沿革

    早年属山东省烟台地区; 后属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县。 现庆余屯村隶属青岛市即墨区蓝村镇政府。

  4.民族与姓氏

  庆余屯村自明永乐二年迁至此地居住,经过长愈几百余年的发展变迁, 村庄变动较大,但民族成分单一,均为汉族居民。 在全村**户群众中,周姓占全村人口的36%,王姓占全村人口的29%,蓝姓占全村人口的16%.秦、刘、张等姓氏占全村人口的19%,全村人口共计1200余人。

5、村庄文化

庆余屯小学始建于1946年,后于1984年和1999年二次扩建, 占地 15480平方米,建筑面积1785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352平方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5.66平方米。拥有250米六线塑胶运动场一个,占地 7085平方米,内含(足球场一个,5873平方米。蓝球场二个,840平方米。排球场一个,300平方米。室外乒乓球4台。单杠3付,爬梯2付,跳远、跳高场一个。)田径场地面积5873平方米,生均体育场地29.68平方米。学校图书室藏书22类7864本、生均36.1册。

学校现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教室、技术教室、科学实验室等11个专用教室,办学条件符合农村小学二类标准。学校整体布局较好,办学规模适中。环境优雅,交通便利。

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180名在校生,14名教职工。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1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超标率100%。小学高级教师4人,中共党员4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庆余屯中学已经于2006年合并入南泉中学。

即墨庆余屯地母庙兴建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距今已有160多年,后来迭经修茸,至一九九九年重建,始呈现今宏伟之规模。地母庙 占地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中轴对称格局,由南至北依次有大门楼、钟鼓楼、影壁、炼丹炉、地母宫、天宫府、胡仙居、老君殿、仙师殿、玉皇大殿、文昌殿、三官殿、太极殿、药王殿、龙王殿等,共三进院落,布局严谨,宽阔庞大,叁差错落,层层排列,建筑精美,范围宽广,四周有高大围墙环绕。

即墨庆余屯地母庙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正月二十一、四月十五、六月十九、十月十八为庙会吉日。

庙中正殿主奉地母至尊,号为宇宙之母,两侧墙壁上绘着地母娘娘显灵救化众生的种种事迹,殿顶的藻井则以无极八卦、诸仙神像等装饰,所有工程莫不精工细琢,色彩斑斓, 大殿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琉璃绿瓦、龙缠红柱,在苍松古柏掩映下显得雄壮巍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古朴庄严,布局紧凑,所见雅致精美,匠心独运。殿前庭园,点缀片片紫竹,连片成林,颇具一番匠心。历朝历代民众虔诚拜谒,香火鼎盛。

6、 风俗民情

  庆余屯村风俗很简单纯朴,人人讲道德文明。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旧风陋习被摒弃。 庆余屯村人勤奋耕作,勤俭持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靠传统的生产方式维持生计。他们注重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十分注重传统美德教育。

  7、.发展近况

   近几年来,由于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村民从事各种行业的、在外从事第三产业开发的,越来越多,成效显著,村民收入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村貌的焕然一新,和积极上进的民风。王成刚自1998年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惠泽百姓至今。 随着村庄的路网、电网、网络、通讯的不断建设,村级基础设施及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得到完善,村级规划越来越走向正轨。随着村规民约以及其他各项民主条约的签订,村民民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和推进,村民参与政治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幅度也进一步增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一个情怀朴实,宁静致远.追求至高,创造至美,日新而月异的新村庄。一个由内而外、美丽富饶的庆余屯村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相关文章

  • 庆余屯村村史历史沿革

    庆余屯村村史历史沿革 1.地理位置 庆余屯村地处即墨西端,现即墨区城西18公里, 村北与马家屯村、北郝家屯村、村东...

  • 即墨庆余屯地母庙历史沿革

    作者:周公聪 即墨区蓝村镇庆余屯地母庙始建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当时是在本村周氏周世荣的土地上建房三间,...

  • 家乡的西庙湾

    我的家乡是南泉社区庆余屯村。“庆余”在《汉语辞海》中解释为:谓先世积善的遗泽。出自于《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 家乡的西庙湾

    我的家乡是南泉社区庆余屯村。“庆余”在《汉语辞海》中解释为:谓先世积善的遗泽。出自于《易传·文言传·坤文言》"积善...

  • 卜算子

    [卜算子 ] 赠修远老师 ----青岛即墨蓝村庆余屯小学 周公若愚 戊戌年暮春, 网识修远师, 幽默风趣学识深, ...

  • 致修远老师

    致修远老师 --青岛即墨蓝村庆余屯小学【周公若愚】 悠闲胜似姜子牙,才思赛过八大家。 心较诸葛多一窍,质似树人论惊...

  • 从化村史,记载祖辈生生不息的奋斗史

    ——《从化乡村史记》读后感 《从化乡村史记》由广州作家协会会员,从化本土作家余伟文(网名含辛鱼...

  • 家的历史

    我们穆屯村人也算得上是“移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先辈们从渭河岸边迁到此处。据说老村遗址就在现在西庆屯村东边,生...

  • “穿汉服 学礼仪 诵读经典”亲子读书活动。

    16日,清晨的暖阳透过绿叶,斑驳的光影投射在洁净的路面上,在拥有数百年村史的姑辽屯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和往常不一样...

  • 村史馆的重要性《历史沿革》

    留住历史、记住乡愁。挖掘、整理和传承民风乡俗、乡约村规家训,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开展的重要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庆余屯村村史历史沿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lx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