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浅谈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浅谈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浅谈
余国安(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溪镇万家山村小)
大家还记得赵国丹老师在微信群和小学组教师钉钉群发一则截屏消息吧!上面谈到的是大学生的写作问题,发贴之后刘英老师提出想听听国丹老师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我也随口就说“这段话就是学生的学习品性和成长品性很好的诠释”,随后国丹老师也点出了贴中的问题核心所在:“各位校长老师很抱歉这两天在整理票圈大V课程,昨晚加班数星星了@冰清玉洁 你问的好!咱们作为老师天职就是找出原因,并帮学生改善!我认为作者说的是原因之一 ——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我们在本科的时候没怎么写过这样的东西,老师也没教过该怎么写学术文章。”@余国安 显然,面对这些留美读硕士研究生的zg学子,同为华人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林晓东,笔下带人蒙羞的恨铁不成钢跃然纸上。”
刘英老师主要是上初中数学的,但是每次在群里讨论小学生都是最积极者之一,其实我的回答也算是不过脑子的典型,要真正讨论贴中的问题,我是完全不够资格的,没有那个能力去讨论大学生写作的,我能说的就是我所涉及的小学和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聊聊我的看法。
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来看,的确是很多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对于小学生的写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的来实施教学,低段一二年级主要以写话为主,一般要求学生根据事情或者图画写一段话,其实一段话中可以具有连贯性的几个完整句子即可,篇幅一般要求在五十至一百字左右;中段三四年级一般要求写一件事,语句要通顺,中心要突出,篇幅一般在两三百字左右;高段五六年级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篇幅一般在四五百字左右,当然以上各学段的学生能够越多写越好。我们作为老师,不管哪个年级的写作,首先要弄清楚学段目标要求,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对我们教学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事例写起,我建议每次作文都要进行两次书写,第一次根据老师的指引提示写出初稿,写完之后要求学生自己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文(朗读人数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和课堂时间确定,尽可能多读几个较好),然后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要提出修改意见和写作方向,最后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意见再次改写,再次朗读评比,老师也再次对每个学生的修改作文作出合理的评价。这不是说两次就能达到很好的写作水平,也许有的孩子即使再写几次也很难写出像样的作文来,但你一定得相信,每个孩子的作文每改写一次,他的写作水平一定要比前一次要高(除非是老师没有任何指导的改写),对于学生写作问题国丹老师上次在钉钉群也讲过一些写作方法。
前不久我在与朋友面谈交流时,朋友就谈到他儿子的写作问题,朋友说:“今年秋季上大三了,他在初中和高中都属于叛逆型的孩子,他一般很难说上几句完整的有关学习的话语,当然就更谈不上什么写作了,直到上大学之后,他们之间才有了谈学习的交流,其中在一次谈到写作的时候,他儿子就谈到小学时候写作模式,老师找几种典型的范文让学生背诵,然后写作时每个学生按照范文临摹改写,这样看似每次的作文还写得不错,但是一但离开范文主题就两眼一抹黑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从而导致上中学之后遇到写作就是想去找几篇范文,结果很难找合适的,最后出现有逃避写作的想法。”我们看看这种教学写作的背后,完全就是属于应试,根本谈不上应试教育。很多人把“应试”简单地与“应试教育”划上等号,其实这是错误的。准确地说应试教育包括应试,应试只是应试教育中的评判之一。就拿小学生写作文为例,依靠背范文写作那就是应试,如果按照写——改——写——评的模式可算是应试教育。
其实写作不管水平高低,都应该是学生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不应该禁锢在别人的思维框架之内,当然不是说别人用过的好词佳句我也不能用,我认为只要是一些经典的具有说服力的句子完全可以借用,但要注意借用的方法,不是整段整段地照搬照抄,而是要根据我们的写作要求,结合我们的写作思维借用经典语句增加说服力,我觉得这才是学生需要的真正的写作培养吧,也就是国丹老师所说的学习能力品性的培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