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背后是国家的崛起。
生活中的小事,
孩子,学校里拼成绩,课外拼补习,各种鸡娃,生怕孩子落后一点点,因为这一点点在家长眼里,不是分数,是人生。
工作,老一辈,国家包分配,一干一辈子,
现在,不分配,干一阵子,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看不到自己路。
婚姻,父母那一代,结婚很容易,年纪轻轻就结婚了,孩子也说生就生了,
父母还经常对我们的生活指指点点,逼婚,催生,让我们更加焦虑……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焦虑,是孩子不够优秀?父母控制太强?薪水太少?
是我们国家强大了。
看似现在主力军只有我们父母和我们两代人,但实际上,我们的国家发展都好几代了,而这种变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生活,比如我们的通讯设施,幼儿园时候家里还是座机,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家里有小灵通,不过那个时候打电话用的比较多的是路边的电话亭。高中有了彩屏手机,上了大学手机功能基本和电脑一样了。
我们国家发展刚开始苏联模式采取计划经济,实践之后,才探索出我们自己的道路。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不论是国家,个人,都在努力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谁也不知道未来怎么样,但都是想办法解决好当下的问题,
比如孩子教育问题,压力大,作业多,国家出双减政策,帮助父母减少压力,减少焦虑。
不仅仅我们,全世界各国家的顶级智库都很焦虑,但焦虑不如换成压力,就是这些压力让我们祖国飞速发展,用40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100年的路。
压力也时刻提醒我们乘上正在发展的列车上的奋斗并焦虑的人,不要掉队了。
有压力的时候,想想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都是我们的英雄用生活换来的,空闲的时候可以看看电视剧《功勋》,电影《长津湖》,可以重铸我们内在的灵魂。
对比现在的压力和焦虑,那只能说我们有着幸福的烦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