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余不耐学词,嫌其必依谱而填故也
三十九、韩慕庐传
【原文】韩慕庐尚书,虽为徐健庵司寇所识拔,而在朝中立不倚,于牛、李之党,两无所附,然官爵崇隆,终身平善:可知仕途之不须奔竞也。近今张警堂先生,以县令起家,官至监司,皆委怀任运,不营求而自得。诗才清妙。《过卢生庙》云:“快马冲风急,添衣御晓寒。平生无好梦,醒眼过邯郸。”其襟怀之淡,定可知矣。又,《宣城夜行》云:“夜半张灯起,披衣上马鞍。月明如欲曙,风敛不知寒。此景人谁见,长途心转安。襄阳旧游处,明日且盘桓。”刘霞裳秀才出公门下,仿其意作《铅山夜行》云:“车比龛尤仄,心闲坐颇安。清冰明似镜,冻月小于丸。灯远知村到,更深唤渡难。渐看浮草白,霜重夜将阑。”可谓工于窃比者矣。先生又《过铜雀台》云:“可怜肠断分香日,输与开门放婢人。”使老瞒在九原,为之汗下。先生名铭,江西己卯孝廉。
[译文]韩慕庐尚书,虽然受徐健庵司寇赏识而得到提升,然而在朝中不倚背任何人,保持中立,在牛党、李党之间,都不倚附任何一方,而他的官爵很高,颇受器重,地位尊崇,终身平稳顺利,可见仕途并不需要奔走竞争。看当代的张警堂先生,做官做到监司之职,都是听凭命运的安排,淡然处之,不去偷机钻营谋求而美职自然到手。张先生诗才清新佳妙。他的《过卢生庙》中说:“快马疾驰,风从耳边呼呼吹过,向人扑击过来,添加衣衫来抵御清晨的寒冷。平时不做什么黄梁美梦,醒来一看已过邯郸,超过自己所求。”他襟怀的淡泊无求,是可以知道的了。又有《宣城夜行》说:“半夜时分点灯起身,披上衣衫蹬上马鞍。月色甚好,非常明亮,好像天要亮的样子,风吹过也不觉得寒冷。这样的美景有谁可以欣赏呢!路途漫漫心里反倒安稳下来。到了襄阳是我旧日游玩过的地方,明天且停下来盘桓重游一番。”
刘霞裳秀才是张先生的弟子,模仿诗意而作了一首《铅山夜行》,诗中说:“车子比龛笼还狭小憋仄,心内闲适,乘坐上去颇觉安稳。清冷的冰如镜一般明澈,寒月小如圆丸。看到远远的地方透出灯光来知道临近村庄了,夜深人静来渡河,很不容易喊艄公来摆渡。看浮草渐渐发白,重露降了下来,夜快要尽了。”可以说是善于模仿的了。先生还作过一首《过铜雀台》,诗中说:“曹操肠断伤痛,临亡分名香与众妻妾之时,真是可怜!但还是开了官门遣放官婢之人。”假若曹阿瞒在墓中有知,该为之汗下。先生名铭,是江西己卯年的孝廉。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载了“韩慕庐传”。
韩慕庐尚书,虽为徐健庵司寇所识拔,而在朝中立不倚,于牛、李之党,两无所附,然官爵崇隆,终身平善:可知仕途之不须奔竞也。
近今张警堂先生,以县令起家,官至监司,皆委怀任运,不营求而自得。诗才清妙。
《过卢生庙》云:“快马冲风急,添衣御晓寒。平生无好梦,醒眼过邯郸。”
其襟怀之淡,定可知矣。
又,《宣城夜行》云:“夜半张灯起,披衣上马鞍。月明如欲曙,风敛不知寒。此景人谁见,长途心转安。襄阳旧游处,明日且盘桓。”
刘霞裳秀才出公门下,仿其意作《铅山夜行》云:“车比龛尤仄,心闲坐颇安。清冰明似镜,冻月小于丸。灯远知村到,更深唤渡难。渐看浮草白,霜重夜将阑。”
可谓工于窃比者矣。
先生又《过铜雀台》云:“可怜肠断分香日,输与开门放婢人。”
使老瞒在九原,为之汗下。
先生名铭,江西己卯孝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