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吴寿华老师的一堂课
人民网福州2015年10月19日电(李挺 李章亮)18日,海峡奥体中心的主新闻中心里聚满了前来参加青运会开幕式的记者。福建画报社社长助理吴寿华是一位老摄影,勤快的他一点也不闲着,他将镜头对准了在新闻中心忙碌的同行们。这是在互联网上看到吴寿华老师的报道,也算是一个初步的认识吧!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福建分院请来了吴寿华老师亲临课堂,现场教学,吴老师具有丰富的新闻摄影经验,课堂上,吴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那些年所拍摄的图片,老师把这些图片的拍摄要领和蔼地传授给学员们,原来新闻摄影除了新闻特有的快速传播特点以外,其实也要讲究拍摄角度、快门速度、光圈、ISO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要考虑主体和陪体的构图要求。
为了说明时政摄影的技术控,老师展示了一幅领导作报告的图片,要求把主体领导的表情、眼神光表现出来,还要有陪体主席台上参会列席人员的烘托,要做到这点,图片一般要主体清晰,陪体虚化,那么在拍摄参数方面的光圈最好放在2.8恒定值,这样拍摄的新闻主体会清晰,突出,而大光圈则令背景产生虚化的效果,从图片效果上看,作为陪体的背景参会人员衬托着主体,由于被虚化的缘故,也仅仅起到烘托主体的作用,不会喧宾夺主地影响主体的表现,这就达到了拍摄目的了。但也不是所有的拍摄都一味地运用大光圈去表现主体,比如领导接见场景,一方面要表现领导与被接见方的情景,一方面也要表现周边一行人员的呼应,以增加整幅图片的亲切感和气氛感,那就不能一味地使用大光圈了,根据吴老师的经验,光圈值放在5.6比较合适,既可以保证通光量,也可以有合适的景深,正好可以达到整体表现效果。
由于时政摄影要求及时、客观、公正、瞬间的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体现时政摄影的价值,除了领略老师的拍摄技巧外,学员们还聆听了他在拍摄时政场景的一些经验,比如拍摄会议时,一般都会采用全景、中景、近景三种拍摄方式,并结合会议流程的要求,在各个阶段都要留下记录,这样画面的形式比较丰富;
学员们还了解到,时政新闻拍摄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由于时政拍摄新闻不可重复性,所以前期工作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会议的内容、流程、什么级别的领导主持会议?需要提前熟悉,成熟于心,特别是所拍摄人物的文化背景,特点,喜好等图片外的因素也需要提前研究,对于会议、会见的流程和时间要准确把握,提前站好机位,选好角度,设置技术参数,一旦进入拍摄时点,就要果断的按动快门,由于多年的拍摄经验,老师的预案早已成竹于胸,最终的图片自然会说话;
时政摄影,看似简单,甚至无味,其实个中的辛苦自不必说,经验积累,技巧运用,这一系列的要求才构成好的时政摄影,听了吴老师的课,豁然开朗,对吴老师一幅幅经典的时政摄影佳作,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期待有机会也能拍几幅有传播价值的时政摄影作品,尽管条件不允许,可能性不大,但有点小期待未免不是一种收获?这是也是今晚提笔的意义。
时政摄影真不是一般的技术活
时政摄影真不是一般的技术活
时政摄影真不是一般的技术活
时政摄影真不是一般的技术活
时政摄影真不是一般的技术活
时政摄影真不是一般的技术活
时政摄影真不是一般的技术活
时政摄影真不是一般的技术活
时政摄影真不是一般的技术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