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品性之境界

品性之境界

作者: 无念匆匆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22:00 被阅读0次

我小时候,因为天资聪颖,比较其他小孩更显灵性,所以人见人夸。我变得骄傲,我想这也是我骄傲的起点,这骄傲是别人给我的。

少年时,我虚荣心无制,与人则必争长短,让普通人更显拙劣不堪,则使己更加骄傲,这骄傲是从别人手上抢来的。

如今,阅尽千般,心有所悟,对不断争抢的虚荣“耐药”,也曾碰壁之后长久厥倒,我逐渐学着不再与人比,竟反过来给别人一点骄傲的体会。心性又重回了初生之时的宁静,重新审视自身,我竟觉得比以前更加引己为傲。

这便是我要与大家讨论的品性之境界。

我很感激,能在生命的很早时读到先贤的一生智慧。虽然当时压根不懂,但正如所有劝解者本心独白一样:“这些道理我告诉你,即使你现在还不太懂,但我还是该告诉你,只等你以后懂了。”我想说,当你在成长的过程中,真的因经历而与这些道理产生共鸣时,你也会有这种心路。而这篇文章也完全不是道貌岸然的说教。

这次想说的道理类似文王的贲卦,分析人从开始的连脚趾都注意打扮,再到最后的白贲,即不打扮。又如老子大音希声,又如马克思螺旋上升,否定之否定。升华即是否定之前,回到最初。

一位挚友跟我抱怨:自己去给予爱,却久久得不到回应,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曾刻意去与人争,当发现别人对你不以为意时却是最无趣时,我想好多人会有这种感觉甚至想说,“我明明付出了感情,对方竟越来越不在意,反而觉得理所应当!”我能体会那种失望。

我试着分析了他的爱的品性境界,便是第二品,许多人在的这一阶段,只是方向有些不同。

如果把爱或温柔如骄傲那样分成三品,第一品则是初生的我们因给人以美好希冀而获得爱。

第二品则是否定了前者,随着我们长大,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知回馈别人的爱,就像我的朋友抱怨的那般,可能是因为我们本身不再可爱,收到的爱会越来越少,这时候好多人则会有同样的想法--刻意追求。

我们可以花枝招展,可以无病呻吟,可以自闭而假装自爱。总之这种爱是类似于我之前的掠夺,终招厌恶。

第三品则是最终品性的爱。即爱所有人,而不计较。这两个条件,我想,对于本人,当你达到第三品性时,你心中最好只想着前者,而对于旁观者,更重要的是看到后者。反观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没去计较。真的心境平和。

这三品的关系,正像是爬了两层步梯,你到第二层时,是否定了第一,第三层时是否定了第二,当你在第三层时你向下望去,会发现正在的下方是第一层,说明你的心境回到了初始的赤心(请不要多想这是否聪明是否傻)。

我朋友是要比第二品稍高一点的,他肯去尝试付出,然后去期待回报。我想说他的期待是错的,因为这期待虽是人之常情,但也常使人心伤。我问他是否愿意提升一下,只去爱,但心境要放平和,他说暂不能。我心中是很担心的,我想好多人都曾尝试过去爱,我也知道好多人都浅尝辄止,这样他可能回到第二品,也将一直不肯尝试再次升华,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都在第二品的原因之一。

再次强调,提升自己品性境界的根本是心境,我想一个真正不计较的人是难能可贵。就像皮埃尔一生都在想着怎样去让别人更好,无论他是堕落的小名还是名流香饽饽,也无论是被妻子背叛还是收获娜塔莎的爱。这心境,我想,是让他自己感到幸福的,至少不会让他产生怨气甚至戾气。

我本想把宝玉定为第三品,后觉得他应该是第一品,因为他的确始终都只知道去爱而不求爱,也从不缺爱。他没有像我们许多人在第二品中纠结过,甚至被讨厌过。他不用学习什么是真的爱,他就是真爱本身。我想宝玉是幸福的,不成长就定格在的最高,这比第三品还要幸福。

当一个人能有让别人因自己死而泪成河的自信时,那是多么令人羡慕。

这些送给认为自己在第二层并感觉累的朋友。

这样,大家也许都能说出,感情中,爱与被爱者哪个更幸福。

相关文章

  • 品性之境界

    我小时候,因为天资聪颖,比较其他小孩更显灵性,所以人见人夸。我变得骄傲,我想这也是我骄傲的起点,这骄傲是别人给我的...

  • 一直说“上善若水”,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子》有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像水的品性一...

  • 2021.1.21【读书之道与效能读书方法论】

    读书之道:塑造自己良好的心态,境界,胸怀,境界,品性,格局,脱离愚昧! 效能方法论: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确定主题,...

  • 《水德》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

  • 上善若水的意义

    《老子》有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像水的品性一样,泽...

  • 道-思维9

    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

  • 红木俞,上善若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行的最高境界,就像是水的品性一样,至善至柔、滋润万物...

  • 申论范文 以水为师

    以水为师 水是大自然万物之灵魂。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

  • 论诚意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诚实,诚笃,至诚,都是君子之德;不诚便是诈伪的小人。品性一...

  • 论诚意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诚实,诚笃,至诚,都是君子之德;不诚便是诈伪的小人。品性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性之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lf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