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想给自己改名,就叫李暴躁。
在友情里暴躁,在爱情里暴躁,在这个“谁主沉浮”的社会里暴躁。
而现实中的我,名字却恰恰与其相反,大多数人听了便感觉:
“哟,这姑娘这名字听起来可谓是窈窕淑女,亭亭玉立,再看这姑娘,眉目清秀,人美名也美”。
在外人面前着实也装得像模像样,落落大方,见到大爷就喊大爷好,见到二奶奶就说声二奶奶好,然后微笑点头礼貌性致敬。和长辈说话从来不碰手机,帮小姑家的孩子看以后要考的大学也细心开导,饭桌上啤酒白酒从不推辞,举手投足被爹娘带出去那叫一个“倍儿有面儿”。
可话是这么说,人也这么看。我从不是一个乖乖女,拿“窈窕淑女”这种词放我身上更是不现实,但是从广义上来说,我也算是个安分的主。
在叛逆的时代除了拿着刀片意思意思放在自己颈动脉却因为疼没敢下手以外,没纹过身没酗过酒也没烫或者染过什么非主流的头更没抽过烟,顶多和别人在教室里踹过桌子凳子,在外面跟着小混混看她们打别人的嘴巴子,如今也为纠结过自己是不是也是校园暴力里的一份沉默的力量而忏悔。
#2.
可叛逆和暴躁这完全是两码事,骨子里的偏激、固执、疯狂、贪婪、暴躁,这是我这辈子都无法改变的劣根性,从出生起血液里就流淌着这些因子。
也许从看到动作片里囚犯逃亡的高潮时刻我就会疯狂跺脚恨不得上去帮他一把那一刻开始,或者从听到令人愤愤不平的事情而疯狂吐槽毒舌攻击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我是个暴躁的人。
能用冷暴力解决的事情我绝对不用暴力,能用话语扎伤人心的时候我绝不动拳头。
当暴躁到极点的时候人就会冷静下来,然后理性代替了所有感性,像个没有感情的白眼狼,用最狠毒的话语刺伤他人。
可要是叫李冷漠或者李毒舌未免也太难听了点儿,李暴躁这名叫起来就很是生动悦耳,再可爱点叫声李暴暴。
哇,那简直是让人恋爱的称呼。
#3.
可能你现在看到这觉得我有点跑题了,其实不然,你可能没看到我这篇文字里都带着暴躁,更是看不到在屏幕面前因为输入法总是出问题而恨不得把手机砸了,以至于面部表情狰狞的我。
因为玩游戏在最后关头被人撞飞而掉段时直接把手机摔床上的我;
因为男朋友没有秒回或者在情人节没有再说一遍我爱你而恨不得分手的我;
因为朋友第一次见面没有准时到达约会地点而直接想转身就走回头绝交的我;
因为让座反倒被老奶奶反手推下车而想一个箭步冲过去给她一耳光子的我;
没表现出来却不代表我不暴躁的生活,生活也处处充满着暴躁,但是暴躁并非是愤世嫉俗,只是对不顺应自己潜意识里安排的路线而产生的一种反感情绪。
暴躁是一件好事,它让人解脱也让人奋斗,毕竟在这个偶尔黑白混淆的社会里还可以大声喊出来一句:“我可去他妈的生活,老娘也能闯出一片天。”
你好,我是李暴躁。
一个身高一米八却总想小鸟依人的姑娘。
我有好看的皮囊灵魂也不至于无趣。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