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标榜自己读了多少本书

不标榜自己读了多少本书

作者: Scalers | 来源:发表于2021-03-30 18:27 被阅读0次

刚才看到乌龙明月发了条朋友圈,我觉得说得特别好。经过她同意,我截图出来。

我以前经历过一个阶段,特别喜欢去豆瓣图书上标已读,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会读书。现在看,其实那时正是自己读书少的时候。所以真是,越缺什么就想展示什么。

内心空虚的时候就容易外求,就想着展示人设,就像天黑走夜路害怕,于是大声唱歌壮胆。

等我真正开始持续看书的时候,我反而不想去豆瓣上标已读了。我发现读书带给我的精神力量,已经让我不需要这些东西了。我现在看的书,数量可能是以前的10倍多,但是我标的书却没有那么多,因为我发现很多书不值得我去标。另外现在还有很多人关注我的豆瓣(ID:Scalers),我要是标一本烂书,不就导流了。

量化是非常有用的目标管理手段,但是也容易出现为了量化而量化的副作用。我经常看到很多人的新年目标是读50本书,这种目标就很尴尬。一周看完一本,你去哪找这么多水书。书最有意思的就在于,不是按量词平等的。这本书和那本书都是一“本”,但是有的书10本顶1本,有的书1本顶10本。你说你读了100本,那算哪一种?

单纯的强调本数,也许你是想让别人知道你读得多,于是间接推测出你很厉害?有点买椟还珠的感觉。书的价值在于思想、在于知识、在于思考、在于行动,而这是很难用“本”衡量的。

当然会有搞读书变现的团团伙伙,特别喜欢强调自己一年读书的数量,于是一年读300本书的人,可以相互成为朋友,互为贵人,一年读50本书的,也可以相互成为朋友。然后一年读300本的朋友,去帮助那些一年读50本书的朋友,达到一年读300本的目标,其乐融融。但我们应该跟永远都玩不到一块……

我可能一年也能读到50本,我真的没有去数,因为我在持续输入,所以这个不重要了。书不能单纯按本来算,可能有的书你把它翻完,只算0.01本,但有一些书你认真能看完,算10本也不为过。如果我非要说我读了100本,难道是想变你的现不成?

人类那么多知识和智慧,怎么可以用“本”来衡量呢?我希望大家尽可能走上成熟的读书道路,早日超越以读书数量为标榜的阶段,至少不要在自我介绍里说自己一年读多少本书了,也许你不关心自己到底读懂了多少,但是我关心啊。

相关文章

  • 不标榜自己读了多少本书

    刚才看到乌龙明月发了条朋友圈,我觉得说得特别好。经过她同意,我截图出来。 我以前经历过一个阶段,特别喜欢去豆瓣图书...

  • 原来,聪明人是这样读书这样做笔记的……

    很多人都很喜欢标榜自己一个月读了多少本书,或者一年读了多少本书,仿佛通过量化的阅读,就可以塑造出自己饱读诗书的文人...

  • 阅读更看重质量而非数量

    每个人都知道读书的好处,也愿意花时间花金钱去买书,甚至以自己读了多少多少本书来标榜自己,觉得自己有内涵了。但是,你...

  • 读书人真的不该标榜自己读了多少书

    今天读到的最受益的一句话,莫过于:“读书人从不标榜自己读了多少本书。” 此话不假,尤其是知识渊博的人。 以读书数量...

  • 你读了多少本书

    我们还是要多阅读一些书,多读一些书不但能打开我们的眼界,还能提高我们的智力,塑造我们的心理品质,多读书的人应该都是...

  • 想让时间放过我,想让阅读成就你

    现在许多人喜欢自我标榜一年内阅读了多少本书,并且以此为傲。可如果你再多问几句,你曾经读过的某本书讲的是什么内容?对...

  • 不标榜

    人性复杂,包括我自己。 因为知道人性复杂,所以不自我标榜。 年少时,做过很多荒唐的事。那时,每个错事过后,都会羞赧...

  • 《如何阅读一本书》:让读书变的更有效

    时常看到有人说一个月读了多少本书,半年读了多少本书,一年读了多少本书,数目之大,令人咂舌。 当然不乏有人读的又快又...

  • 不要在意读了多少本书

    最近看到简书里面热聊的一个话题,有人一年读100本书,有人一年只读几本书。 对于这两种阅读方式,有人觉得一年读10...

  • 你今年读了多少本书了?

    《人民日报》曾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人均读书量做了一组统计。 以色列:平均每人64本/年 德国:平均每人47本/年 日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标榜自己读了多少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vg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