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原文学习之三十

《论语》原文学习之三十

作者: 坐看云起时wjh | 来源:发表于2023-10-02 06:16 被阅读0次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

【注释】

[1]里仁为美:里,古代百姓聚居的地方,《周礼》记载二十五家为一里。这里指住处,借作动词用。里仁为美,意思是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同“智”,聪明。

宋·朱熹:“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明·张居正:“若卜居者,不能拣择仁厚之里而居处之,则不知美恶,不辨是非,起心昏昧而不明甚矣,岂得谓之智乎!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好。选择的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算是明智的呢?”

【解读】

居住环境虽然不能完全决定我们的身心成长,但不可否认确实会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流传,孟母为了孟子能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惜一切代价三次搬家,最终选取了一个具有仁义风俗的地方安定下来。如果邻居是不讲究仁义道德的人,偷抢成性,为非作歹,你的日子怎么能安稳得了呢?反之,邻居是仁义之人,道德修养良好,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互帮互助,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宋·朱熹:“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

明·张居正:“惟仁者之人,纯乎天理,无一毫私欲,其于这仁道,不待勉强,而心与之相安。处约处乐皆相忘而不自知也。所以说仁者安仁。知者之人,中有定见,无一毫昏昧,其于这仁道,深知笃好,而求必欲得之,处乐、处约皆确然不易其所守也。所以说,知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不仁义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于贫困中,也不可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中。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

【解读】

不仁之人面对贫穷,不能处之泰然,没法长时间忍受物质的匮乏,时间久了必然为非作歹为所欲为;不仁之人面对安乐享受,不能戒骄戒躁,没法长时间做到安分守己,日子一久便奢侈淫逸扰乱社会。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会行仁。当今时代,应该做到内外兼修。只有具备了仁德之心,才不会失意时怨天尤人,得意时得意忘形。

相关文章

  • 孔子的学习简历(一)

    《论语》学习之20401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 【论语心得115】夫子是如何学习的

    【论语心得115】夫子是如何学习的 【原文1】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原文2】子曰:“三...

  • 经历坎坷,方能成大事

    李婷战友论语回馈: 今日论语学习的感悟(20210331):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感悟...

  • 经历坎坷,方能成大事

    李婷战友论语回馈: 今日论语学习的感悟(20210331):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感悟...

  • 为政之道——知耻(一)

    《论语》学习之20301 【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白话...

  • 为政以德

    《论语》学习之20101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白话】 孔子说:“治理国家...

  • 孔子要隐退吗

    《论语》学习之901401 【原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白话】孔子...

  • 教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继续学习《论语·为政》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释义: ...

  • 2018-06-23

    论语原文: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原文是倒装和省略,改成易理解的顺序:人...

  • 孔子的学习简历(二)

    《论语》学习之20402 【思考之三】“三十而立”立什么? 孔子的人生第二个阶段,“三十而立”。什么是“立”?所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原文学习之三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ks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