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天的文章主要涉及“快速阅读”,下图是文章目录↓
01为什么要快速阅读?
①迪士尼场景导入
a、问题
假设我们要去迪士尼玩,但是只有一天时间,怎么办?
b、现实
没有规划,没有足够的时间,我们是很难以一种开心的状态逛完所有园区的。
②五星级酒店场景导入
a、问题
我们住在五星级酒店里,该酒店每天9点到10点限时供应世界各地的美食,但是有一天我们早上起来已经9点半了,洗漱和步行花费十分钟,此时还有20分钟,我们该怎么开始吃呢?
b、思路
→快速转一圈,大致了解各类美食。
→挑选自己喜欢的,或者根据自己的饮食需求来吃,比如热量、甜度等。
③台湾夜市场景导入
a、夜市情境
没有逛夜市的经验,我们会在在门口附近时,就开始吃吃吃,那么很快就会吃饱,这样一来,后面的很多美食就吃不到了。
b、有经验的人会怎么做?
先逛一圈,看看哪个摊位人多,食物看上去好吃,闻起来香喷喷,以及适合发朋友圈“骗赞”一波,考虑好上述几个因素之后,再精心挑选一类美食,最后找个地方享受美食。
④小六的心得
a、共同状态
以上四类场景的共同状态是:“时间紧+目标不确定”。
b、类比到阅读上
当我们的时间很紧迫,且有很多书要去阅读的时候,我们就要进行快速阅读。另外,小六也强调快速阅读并不是万能的,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
02阅读的分类
在正式开始快速阅读的学习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阅读的分类,只有懂了分类,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找书籍进行阅读,具体分类思路来自于《越读者》。
①主食阅读,又可称为“生存需求的阅读”
主食阅读涉及人们有关职业、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这类书,能获取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很像是在吃让我们有饱腹感的主食。
比如,阅读职场类、投资类、商业类等书籍。
②美食阅读,又可称为“思想需求的阅读”
美食阅读是,人们在书籍中,不追求找到人生现实问题的直接答案,这类书一般是引发思考,帮助我们探寻现实问题背后的本质。
比如,阅读哲学、历史、文化类的书籍等。
③蔬果阅读,又可称之为“工具需求的阅读”
主要是是为了帮助我们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
比如,翻阅字典、百科全书、年表、地图等。
④甜点阅读,又可称之为“休闲需求的阅读”
即,阅读时没有一定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也不是为了寻找思想的结晶,更不是为了参考或查证,甜点阅读就是纯粹为了娱乐、消遣,算得上是一种休闲活动。
比如,看轻松的漫画,看消遣类型的小说等。
03小六是比如何快速阅读的?
①列出自己的问题清单
a、以《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为例
b、示范问题
→写作是最好的投资,那到底怎么写呀?
→自我投资是指什么?怎么投资?
→比如怎么写小说?
→如何在新媒体上,写出爆款文章?
c、心得
当我们根据书本封面上的内容,提出了很多问题之后,我们就会对书里的内容产生好奇,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更有动力去读这本书。
②看目录,思考作者可以回答我们哪些问题,以及我们看完之后会提出哪些新问题
a、根据章节名称找寻答案
一般而言,我们把自己心中的问题和章节名字进行对照,很快就会像“按图索骥”那样,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向。如果在翻看目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与内容,也可以进行额外标记。
b、正面例子
假设我们开始的问题是,“比如何在新媒体上,写出爆款文章?”那么就可以在这个“第八章”中找到答案。
c、反面例子
假设我们开始的问题是,“如何写小说?”那么就无法在这本书中找到对应的答案,毕竟,这本书主要内容是围绕“新媒体写作”的。事实上,任何书的作者,其思维都是有边界的,他们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他们写出的书也是有具体的问题场景的。
正如遇到什么问题,找对应的人一样,我们心中提出什么问题,也要阅读与问题关联性高的书,这个认知很重要。当然,有时候我们的问题是“模棱两可”的,那么就需要在某个大致范围读一些书,来尝试描述自己心中的疑惑,这往往也是快速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
③把找到的知识点放入九宫格
a、思路
小六认为,“任何的问题其实都应该用概念来解决,用概念来回答”,与之相对应的,我们要善于用“概念卡片”+“九宫格笔记法”这两个方法,把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点从书中“拆解”出来。
“九宫格笔记法”就是一种“笔记模板”,这个“笔记模板”放的是“书名”、“问题、”“概念”等内容,详情请看下图↓
b、例子
比如,小六从《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这本书中,得到了一个“注意力写作的流程”的概念,并制作了相关的“概念卡片”,之后他便把这个概念放入了“九宫格笔记”之中。
④摘录那些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句子/金句
一本书中往往有很多让我们惊呼很赞的句子,我们可以把它收录到“啊哈”之中。
⑤写下来: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a、延伸去学习什么?
比如,看完《洋葱阅读法》,有兴趣后可以去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等阅读类书籍,强化自己对“阅读”这件事的认知水平,当然,“阅读”关键还是得靠长时间的练习、实践,不去真正地进行“阅读”行为,获得了再多有关“阅读”的认知也没用。
b、行动,去尝试做一些什么?
比如,结合自己的需求,尝试快速阅读一本工具书,像《金字塔原理》这类结构分明的书,就很适合做个“快速阅读”的练习。
c、分享,试着去分享书中的一些内容
比如,看完《洋葱阅读法》这本书,去跟一位经常在手机上刷知乎的人,分享自己对于“碎片化阅读”的心得。
04小六的观点
①关于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只适合那些实用类、结构分明的书籍,但是像小说、大学教科书等类型的书籍,就不适合运用快速阅读这个技巧。
另外,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尽可能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而一件事物美好与否,很多时候我们要去试错(亲自尝试),要去调查(运用搜索引擎)才行,而在阅读领域,快速阅读这种技巧就是帮助我们试错的最好工具。
②关于阅读广度和阅读深度
小六认为,如果我们原先的阅读量很低的话,可以尝试通过快速阅读,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来一个大幅度地提升,一般而言有下面这两个阶段作为参考:
→入门阶段,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需要,快速阅读200本书。
→第二阶段,从200本书中,挑选50本经典书籍,进行深度阅读(深度阅读的内容我后续文章会写)。
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内容,感谢你的阅读,后续我将分享《04阅读知识库》的相关内容,有兴趣可以持续关注我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