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萍常心作品
(注:“奶奶”本名巧妹。得圈中好友指导,直接用奶奶的本名或当时的身份来叙述故事更有利于阅读)
巧妹见塘少爷如此稀罕自己生下的女儿,心里感激。丈夫对滑妹真的是宠溺,夜里除却她喂奶,他竟亲自带在身边睡,两人的卧房因为女儿的到来,生气十足。
塘少爷对自己的心肝宝贝有说不完的话,夜里几乎没有再偷溜出去找姣姣姑娘,而改成了白日里,因为大多数时候要和父亲二弟一起料理家中产业,所以私会的机会也不多。
此后的日子忙碌而平静,韶华一瞬,匆匆又过去两年。滑妹头上扎着两个丫鬟髻,脖子上套着个精巧的镂花银项圈,手上是塘少爷小时候戴过的素面银镯,一身葱绿的丝绸夹丝棉衫祅,冰雪可爱。
她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不喜欢别人抱着她,扭着自己的胖短腿在院中东看看西摸摸,有时碰到高高的门槛,手脚并用想要爬过去,方氏、林嫂、巧妹想要扶她一下便呀呀大叫,那个小模样委实讨人喜欢。
这天,她被塘少爷抱在怀中,父女两个一对一答:“爹爹,娘不见了!”“你娘要生孩子了,林嫂陪着她。”滑妹眼中便露出惊恐状:“爹爹!娘要死了!”“不会,滑妹别乱说!”但她太小了,生孩子这样的大事她是理解不了的,只拼命的用两只小胖手搂紧爹爹的脖子,怕爹爹也不见了。
不多时,房中就传来婴啼声,这一胎也是女儿,巧妹生产很顺利,没受特别大的苦。塘少爷给小女儿取名“溜妹”,和滑妹的名字一样取“圆滑顺溜”之意。溜妹长得像巧妹,眼睛细长脸盘方正,但长大后的性格却是塘少爷的格式,刁钻、冷热不均,不似滑妹纯善乖巧。
这一下,林大先生和方氏有了三个孙女,上海的三媳妇也怀孕快生产了,夫妻两个巴望起孙子来了。结果,过了两个月,林渠少爷修来家书,说妻子生了个女儿,七斤重。
两公婆一时着急起来,原来是儿子太多,现在三个儿子给他们生了四个孙女。林家香火眼看无人承接,有点慌神了。
巧妹才过了双月子,婆婆便给她找下了奶妈,让奶妈喂养溜妹带她去睡,让巧妹断奶准备再生养。巧妹有些心疼小女儿,但她素来敬重公婆,便应承下来。
很快,第二年腊月初二,巧妹生下了林大先生的第一个孙子,是个大胖小子,整整九斤重,传遍了整个樟村。
一时间,东院人声鼎沸,每日都有贺喜的亲友、故旧、乡邻上门。林大先生做人口碑极好,1912年10月的那场赈灾义举更是闻名方圆百里。
此番得此金孙,四面八方的乡绅、旧友都从远路赶来庆贺,各种婴儿用品,蛋、长面、鱼鮝、猪脚、腊肉、桂圆红枣莲子各色干果,糕点糖包堆满了林家的库房。把个秀姑眼痒心酸的背着人哭了好几次。
大孙子满月,林大先生让巧妹身穿红缎彩绣金丝龙凤吉祥的吉服,抱着同样用红绸缎袄包裹的儿子,端坐在正堂前,接受大家的祝福。
此时的巧妹脸若银盘,白净水亮,丰满的胸房被奶水撑得更加高高隆起。塘少爷盯着自己的妻子看了好久,她身上穿的吉服就是成亲时的婚服,当时塘少爷喝得酩酊大醉,红盖头都没掀开,也就没有见过妻子盛装时的模样。
此时,在艳丽吉服的映衬下,巧妹如同月中嫦娥般丰神澄澈,顾盼不凡。第一次,塘少爷觉得妻子的姿色在姣姣姑娘之上,想想又失笑“想是巧妹比她年少七岁的缘故吧!”
因是正月初二,本就是阖家欢聚的大节,林大先生席开四十桌,大红鞭炮放了十八挂。一时间,林家大宅至林家祠堂宾客如流水般涌动,欢声笑语喧哗热闹,竟是巧妹大婚时的盛景。这一日,巧妹风光无限,她的人生已经达到高潮,达到了巅峰。
《未完待续》原创作品,请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