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学习第二天(徐爱录2)

作者: 春来草自青53d3 | 来源:发表于2017-07-22 10:43 被阅读0次


《传习录》学习第二天(徐爱录2)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认识来自内心,知与行都是由内心的道德实体发出来的。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知与行密不可分。



      今天学习了阳明先生对“知行合一”这一重要命题的论述段落。

    知行合一是心学的第二大理念。阳明先生强调,知行是一体的,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阳明先生先举两例反证来说明,有人说,看见美女时属于知,然后升起了好色之心属行。阳明先生说,只但看见美女时,已经起了好色之心,不是看见后又另立一个心去好色。又有人说,闻到恶臭属知,然后升起厌恶臭味的心属行。阳明说,闻到臭味已经厌恶了,不是闻到后又立一个心去厌恶。由此两例引出下面的话,如果说一个人是孝子,不能说他成天把孝顺挂在嘴上就说其是孝子了,还必须察其言,观其行,只有在行动中表现出孝道方可称之为孝子。其后又用“痛”和“寒”两个例子,必先痛了方为知痛,必先寒了方为知寒,来说明知与行是一体的,是无法分割的。然后他又谆谆教诲“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

        然而,既然知行是一体的,为何世间又有“知”和“行”这两个命名?根据最朴素的基本常识来判断,两个不同的名称,不是应该代表两个不同的对象吗?

        阳明先生解释古人将知行分开说,原因有二。其一,世间有一种人,只知道埋头苦干,不知道思考琢磨,也只是愚昧妄为。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知”有预先计划的意思。其二,又有一种人,只会空想,又全不躬行。所以必须说个“行”,从这个角度看,“行”可以看做是执行力。总括来说,阳明认为知行分开说的原因是:世间有盲动主义者,所以提出一个知来让其明白行动前先计划好方向和路线图。世间还有空想主义者,所以提出一个行让其知道躬行实践。然后又讲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话”。举个学习开车的例子,不管你理论上学的多么好,不摸方向盘,终究为零。所以俗谚有“熟读游泳学,不如下江河”之说。

        从现在的观点看,阳明此段都是在讲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 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 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传习录》学习第二天(徐爱录2)

  附: 王阳明传奇的一生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是我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更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是中华历史上屈指可数的“立德”、“立言”、“立功”之人,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

神奇少年——12岁:立志“读书做圣人”;

另类青年——15岁:独闯边塞,考察军事,上书皇帝;

挺身斗虎——34岁:身为朝官,挺身斗虎,勇斗祸害朝廷的号称八虎的太监,结果遭锦衣卫的追杀,几乎丧命;

龙场悟道——36岁:被发配到龙场(贵州),身躺在石椁,体验生死,创立了心学。

临危受命——46岁,临危受命,深山剿匪,更只身平叛,40天内从手无一兵一卒到平息宁王的10万叛军。 

相关文章

  • 学习《传习录》心得九

    日日学习,日日反思,觉察自己,提升自我。 今天学习《传习录》之徐爱的“跋”,作为徐爱先生自己的总结,跟随着他的节奏...

  • 学习《传习录》心得六

    日日学习,日日反思,觉察自己,提升自我。 今天学习《传习录》之《徐爱录》六,“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5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日学习《传习录》——【徐爱录 五】。 格物是至善的功夫,...

  • 学习《传习录》心得一

    日日学习,日日反思,觉察自己,提升自我。 今天开始学习《传习录》之《徐爱录》,这篇概论让我们又回顾了阳明先生的重要...

  • 《传习录》学习第二天(徐爱录2)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

  • 文明的进化来自一场又一场的断舍离!走近先贤王阳明之十二

    《传习录》徐爱录之九至十二都是徐爱就孔子对古书《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注:此经已失传)《易经》和《春秋》...

  • 王阳明《传习录》知识点详解 :徐爱序1

    《传习录序》 徐爱 撰 【传习录序】知识点: 1.“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那么,我们理解这句话呢,应该...

  • 徐爱问

    10月30日,周一,晴,12至22度,66.3 今天读完《传习录》上卷徐爱录的部分。徐爱是王阳明最喜欢的弟子,也是...

  • 学习《传习录》心得五

    今天继续学习《传习录》之《徐爱录》,“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这篇文章学来哲理性很深。所有的物都是...

  • 《传习录》上卷徐爱录2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学习第二天(徐爱录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ty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