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剧正式进入排演。
对比第一部剧,第二部剧上手更加快。从裸听到最后的朗读理解,在表演的过程里看到了娃儿们的进步。
首先是,角色的明确。
其次是,情景和画面的对应。
再次是,情感与人物的交融。
接下来,便是排演时的清晰和交流了。
基本上chapter1听完可以朗读后,娃儿们已经自主分完角色了,有一些交流和定位。
diamond做ugly ducking
Kate做mother duck这两个娃可以完全主动地选择自己想要的角色了。
rainbow第一轮还没有清楚的时候,两个主角就选完了,不过自己主动要求做旁白,这样的自信和主动显现出来了。
Kitty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想做什么,所以最后选择了duck。
每个娃都有自己当下自己的想法,不强求,适当引导就好,真实地呈现自己的状态。
最近正好读了绘本故事baby bird,所以娃儿们对于孵蛋的过程很清晰,所以鸭妈妈孵蛋的场景可以直接切换,特别是对于声音、动作表演,直接可以上演。
另外,Kate小导演直接上线,脑子里有了真实的画面,于是提出自己的建议,让伙伴们一起来试试看。
鸭妈妈带着小鸭子游泳的场景。
鸭妈妈孵蛋的过程。
小鸭子出壳的情景……
这些画面都非常清晰真实,于是在大家的商议中逐渐清晰自然了。
在整体排演过程中,娃儿们互相之间交流越来越自然,有了更多的表达也有一些分歧,都在表达的过程中慢慢来形成统一。一个人可以演一部剧,而一群人来表演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演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不需要通过中文来表达,用行动把画面和情景表达出来,这样的方式更加符合娃儿们的学习特点。
例如
hatch
peep
swim这些词
还有nobody likes me,这些句子,在娃儿们的表演中自然而然就理解了,不需要用中文增加理解的难度。通过画面和画面之间的连接,让自己理解情景,同时辅助文字的表达,增加对画面的丰富度,让自己的理解更加深入,从而知道自己在表演时描述的情景,完成图片和英文句子的链接,并不是完成图片和中文的链接。
娃儿们在排演中的积极性比之前更加强了,首先自己的心里期待排演,心心念念这件事情。同时大家一起愿意商量怎么来排演,感觉有了团体创作和排演的氛围,这样一来,回家以后的裸听和朗读也会对自己的表演有促进。
Kate回家的听读更加积极了,不仅想尝试自己喜欢的角色,而且还可以用画面和表演丰富情景。
rainbow在排演中更加放松,更加愿意大胆尝试,旁白和其中的句子,都不觉得难,直接来练习就好。
diamond的表演欲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把人物的情感真实还原,还能够添加自己的想法。
Kitty喜欢演,也想演。至于在演的过程中具体要做什么,自己在参与的时候还不够清晰,更多的是因为环境的渲染,而不是自己的主动参与和创作,把自己投入其中的过程还需要练习。
当然也会有一些难度,例如,finally这样的词,第一次说出来肯定有难度,但是在每一次的排演中增加练习,这样难度会越来越小,娃儿们自己也会觉得更加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