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地处中国 东北平原 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处 东北亚 中心区域,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哈尔滨东与 牡丹江市 、 七台河市 接壤,北与 伊春市 、 佳木斯市 接壤,西与 绥化市 、 大庆市 接壤,南与吉林省 长春市 、 吉林市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接壤。哈尔滨市总面积5.31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千米。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两万两千年前, 旧石器时代 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 新石器时代 。大约3000年前, 殷商 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 白金宝文化 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国两朝”发祥地,即金、清两代王朝和渤海国的发祥地,金朝第一座都城就坐落在哈尔滨阿城,清朝肇祖猛哥帖木儿出生在哈尔滨依兰,金源文化由此遍布东北,发扬全国,是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
因为一道美食爱上一座城,而最能代表哈尔滨的美食,非哈尔滨红肠莫属。哈尔滨红肠,原产于东欧的立陶宛,这种灌肠传到哈尔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与香肠相比,不油腻且易嚼,带有异国风味,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哈尔滨红肠主要是用肉、肠衣、淀粉,大蒜,盐和硝等制作。哈尔滨红肠在各大超市还有餐馆中都有销售,正宗的哈尔滨红肠可以直接吃,香而不腻,是一种十分有特色的美食。
红肠选择优质猪肉作为原料肉馅(也可使用牛肉、兔肉或其它肉类),肠衣选用猪、牛、羊肠均可。加淀粉和多种调味料,经过腌制、制馅、灌制、烘烤、煮制、烟熏等工序制成。
红肠肉馅的配方及制作技术如下:
原料配方
红肠肉馅的配方很多,常用的有两种:
1、精瘦肉90公斤、生猪油10公斤、淀粉20公斤,加配料精盐3.3公斤,食用硝10克、味精300克,五香粉250克;肠衣用猪小肠所配长度约300米。
2、精瘦肉30公斤,肥肉20公斤、牛肉50公斤、淀粉10公斤、蒜300克、胡椒粉100克,肠衣用牛大肠。
加工设备
制作红肠的设备较简单,只需绞肉机、灌肠机、冰箱、烘烤箱和水煮锅即可。
加工工艺
1、腌制。将原料肉用盐腌制,使盐分混合均匀地进入肉体。按照上述配料计算,一般加盐量为肉重的3~5%。同时加入盐重5%的食用硝,瘦肉先削皮剔骨,和肥肉分别腌制,揉搓均匀后,置于3~4℃冰箱(库)内冷藏2~3天。
2、绞拌。将腌制过的肉切成肉丁加上配料,装进搅肉机绞碎,然后倒入经清水溶解过的淀粉中拌匀,肥肉丁或猪肉这时也可加入。肉馅充分搅拌,边搅边加清水,加水量为肉重的30~40%,以肉馅带粘性为准。
3、灌肠。用灌肠机将肉馅灌入肠衣内,灌肉后每隔20厘米左右为一节,节间用细绳扎牢。
4、烘烤。将红肠放进烘箱内烘烤,烘烤温度掌握在65~80℃,烘烤时间按肠衣细粗分别为0.5~1小时。烘烤标准以肠衣呈干燥,肉馅呈红色为佳。
5、水煮。将红肠水煮,水煮温度为80℃,水煮时间因肠衣种类而不同,羊肠10~15分钟。猪肠20~30分钟,牛肠0.5~1.0小时。水煮标准是肠体发硬,有弹性即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