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宋与海藻——
电视版的《蜗居》删减了性的内容,但我认为看懂原著中关于性的描写,才能深刻理解宋和海藻毒品一般的婚外情。
人到中年、手握权势的宋,家庭生活却是一潭死水,与妻子的性生活不仅屈指可数,质量也难以保证,妻子甚至在宋全情投入做到一半的时候冒出一句女儿明天考试,作业本放哪了。他需要一个年轻的女孩,证明自己的年轻。除了情感上被需要、被崇拜的需求,性是最原始的证明。
而海藻,宋眼中的梦游女孩,对于外界整体处于迷糊、意识没觉醒的状态。她和小贝的感情,纯真但亦迷糊。姐姐的生活窘境加速了海藻投入宋怀抱的节奏,但真正让海藻沉迷的,却是宋带给她的体验,包括性体验。年轻的小贝从没有让海藻体验过高潮,海藻甚至不知道高潮的意义,而宋只用了两次就让海藻坠落在高潮的迷幻里,陷入毒品一般不可自拔的快乐。
成熟男人和年轻男人的较量,性,只是其中一个影子,却折射了背后权势、认知、阅历不对等的内涵。
要读懂人,就得读懂性。性的通道,打开的是欲望,欲望剥下去,就是人性。
我与友关于宋与海藻的不同见解——
友:20岁的时候人都是懵懂,迷糊的,必须经历多少的磨难才会看得清,走的明。道德则是保护20岁的年纪免受40岁的权力的侵袭,道德的最低底线是良知,性也好,欲望也好,人性美善亦或丑恶不论,站在同一阶段,亦或阶层爱干嘛干嘛,只是不要利用年龄的差异,认知的差异,阶层的差异,信息的不对称大肆发泄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如同三体小说,神级文明对于原始文明来说,毁灭你,毫无道理可言,占有你毫无道理可言,海藻对于宋来说,就是玻璃缸里的金鱼,透明的毫无道理。
我:道德的主要功能还是是用来协调自己与外界的行为,可以约束给自我,却很难审判别人尤其是踩踏道德的人。你说的情境,是我们向往的文明世界,是心灵的寄托、修炼的目标。但真实世界总归是文明+野蛮的,所有的商业都在赚信息不对等的钱,围绕着商业展开的商业文明野蛮成分是非常高的,这是商人从来不能明说的成功之道,所以才有闷声发大财的道理。但即使是通过野蛮掠夺获得资源争夺战胜的人也同样有纯真的需求和寄托,所以宋才会对其貌不扬但迷糊纯真的海藻着迷,她有的他没有,他有的她没有,于是沉沦,这是一个圈。
友: 我们花了多大的代价才勉强从农业社会转变成商业社会,农业社会粗线条的尊卑,长幼,男女无法适应复杂的商业规则,商业规则不管多野蛮,多残忍,但是其本质是社会各商业要素,能够公平而自由的交换。我的观点:让商业规则去调整商业,不能用商业规则理解道德的范畴,宋和海藻之间各取所需,可是他们之间的各取所需已经破坏了作为构成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社会运行了几千年,实践了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多妾等等,然而历史最终选择一夫一妻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社会最主要的是秩序,一旦秩序被破坏,商业规则也将不复存在,野蛮最终退化为暴力。人永远不能成为商品,否则所构建的商业谈何文明?
我:我同意,但我觉得不冲突。我主要是解释为什么会发生婚外情以及背后客观存在的人性问题。一夫一妻制的确是经过检验最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制度,但道德很难保护婚姻,所以有了法律,但法律也只能适度调整秩序。比如出轨,最多可以证明夫妻感情破裂,但要依靠出轨来主张多分或少分财产是很难的。这是目前的窘境,婚姻法也很难保护婚姻。我们讨厌小三,因为小三破坏婚姻的成本越来越低,加深的是大家对婚姻的恐惧。但种善因得善果,道德之外还有神,心存善意的人福报总要多一些。
友: 小三破坏婚姻的成本越来越低,包括经济成本,法律成本,时间精力等等成本,最可怕的是道德成本则是如此低廉,道德水准退化的太多,而法律的约束有没有即使填充进来,造成现在的真空期。台湾刑法仍然保持着对第三者的刑罚,法律终究要保护婚姻,保护人类最后的信任。神也好,道德也好只能约束和规范自身,然而形成规模则成了社会主流,拥有话语权,在真空期内给予那些对爱情向往,对社会美好的人免受侵害。善良不应成为被攻击,被欺负的理由和借口。假若小贝也经过20年的发展,掌握了社会资源,也拥有话语权人事权,有了经济基础那又是恶性循环吗?
我:你抛出的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吗?强则建序,不够强大就先立身。我会用道德约束自己,但不会用道德审判别人,非高尚而是没用。触犯规则的,就用法律来调整。回到宋和海藻的问题,出轨是人性,但顺人性就得承担相应的代价。每个选择都有标价,有舍有得,全在个人。
网友评论